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相关事宜.doc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相关事宜.doc

ID:32112057

大小:38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31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相关事宜.doc_第1页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相关事宜.doc_第2页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相关事宜.doc_第3页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相关事宜.doc_第4页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相关事宜.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相关事宜.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相关事宜由导师以及教务办公室审查通过的博士学位论文可以申请评阅,并根据评审结果申请答辩。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阅工作由教务办公室统一组织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博士生预答辩完成时间为3月底前;2、提交匿名评审论文截止日期:4月28日上午10:00以前;3、毕业生办理提前或延期毕业截止时间为4月30日;4、毕业生提交答辩申请材料时间:5月26日-6月4日;5、答辩时间:6月5日-16日;6、答辩材料需在6月18日上午9:00之前报送学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一、匿名评审论文的提交(4月28日上午10:00以前):博士学位论文在获得

2、导师认可,并通过学院对论文的形式审查后,方可提交评审论文。审查工作需在匿名评审论文装订之前进行,并且填写“博士学位论文审查情况表”,其中学院意见将反馈给导师,学位论文通过审查后,导师方可组织进行相关工作。匿名评审论文提交的要求如下:1、2008年暑期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应在4月28日上午10:00之前提交匿名评审的论文,逾期将不予受理。2、评审论文要求提交7篇,匿名评审的博士学位论文使用统一格式的封页(下载:http://grs.pku.edu.cn/py/content/lwpy01.doc);字体、字号与排版格式、幅面大小应与正式论文相同

3、,评阅后的学位论文可重新装订,制作成正式格式论文。供评阅的论文中不可包含致谢、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随感、杂论等任何透露本文作者和导师姓名的信息。3、匿名评审的博士学位论文内容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与封页统一格式的扉页;②中文摘要(大约1000字,一页为宜);③英文摘要(2200字符,一页为宜);④目录;⑤正文;⑥参考文献;⑦与论文相关而不带有个人色彩的学术内容的附件;4、IPHD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同时提交中文、英文论文各7篇。二、论文评阅(5月1日——26日):1.每篇博士论文需聘请有关学科的5名专家评审,其中校外专家至少2名。评审专家

4、名单以及送审工作由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根据学校的要求完成。评审意见返回后,教务办公室通知各系主任、导师以及博士生本人。71.按《北京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的几项要求》的规定:“5位评阅人中如果有1人不同意答辩,则需另聘1位论文评阅人进行评阅,论文评阅人有2人或2人以上不同意学位论文答辩,则该论文不能答辩,本次申请无效。”(见《北京大学研究生培养工作文件选编》修订本)。2.评审通过的博士论文,将由工作小组为其组织论文答辩。评审意见否决的,将视情况作结业等处理。三、答辩申请及网上申报(5月26日——6月4日):学位论文评阅通过者,可

5、以进行答辩申请。答辩申请工作由教务管理部门向研究生院提交答辩申报,由答辩申请学生本人以及答辩秘书配合进行。具体要求如下:1.博士生应按照评阅意见进一步修改论文,并按照要求打印装订论文数本,供答辩使用。2.博士生本人需将学位论文相关信息录入教务管理系统,具体路径为:http://wwwinfo.pku.edu.cn/点击学生信息——点击教与学——点击学位论文录入相关内容。3.在北京大学综合信息服务提交学位论文题目、关键词、论文字数、答辩时间和已经发表(正式接收)的学术论文及相关奖励等信息。提交发表文章信息时限填学生为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

6、者学生为第二作者、以北京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学术论文。4.在光华研究生科研系统(http://www.gsm.pku.edu.cn/gs/)录入发表学术论文相关信息。5.博士生本人还应提交两篇发表于核心刊物的文章的杂志封面、目录及文章首页。6.博士生本人及答辩秘书应按照“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审批材料封面A”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位审批材料封面B”的要求,与教务办公室共同准备答辩送审材料。7.博士生本人及答辩秘书在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审批查询系统(http://grs.pku.edu.cn:8001/)登记学位论文的相关信息。8

7、.答辩送审材料经学院学位分会审查后,由答辩秘书于答辩日期两周以前送往研究生院学位办公室审批,并在通过审批后及时取回,返回教务办公室保存。四、论文答辩(6月5日——16日):1.答辩准备工作:答辩前2-3天,答辩秘书应做如下工作:A.到教务办室领取答辩材料袋。B.填写费用支出单(院内、院外人员各1份)。C.领取答辩桌签、答辩横幅。D.安排答辩场所。因我院现无答辩专用场地,希望各导师尽量自己解决。2.答辩委员会职责:答辩前一周,各系主任在征求导师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好答辩委员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五至九人组成,成员的半数以上应当是教授或相

8、当职称专家,其中必须包括两至三位外单位的专家。委员会主席一般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7答辩委员会负责审查研究生的学位(毕业)论文,组织论文答辩,根据我国学位条例要求的标准。对学问水平、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