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氧化物磁输运和磁热效应的研究

磁性氧化物磁输运和磁热效应的研究

ID:32135983

大小:6.07 MB

页数:141页

时间:2019-01-31

磁性氧化物磁输运和磁热效应的研究_第1页
磁性氧化物磁输运和磁热效应的研究_第2页
磁性氧化物磁输运和磁热效应的研究_第3页
磁性氧化物磁输运和磁热效应的研究_第4页
磁性氧化物磁输运和磁热效应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磁性氧化物磁输运和磁热效应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磁性氧化物磁输运和磁热效应的研究中文摘要中文摘要自旋电子学是近些年来在半导体电子学和磁电子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丰富的物理内涵、明确的应用目标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自旋电子学已成为当今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领域最为关注的方向之一。其中,巨磁电阻的发现及在自旋器件上的应用是最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非易失性存储器和高密度磁存储器的诞生,不仅给基础研究注入了活力,更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巨磁电阻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获得更为实用的低场室温磁电阻效应。具有高自旋极化率的半金属材料,如掺杂锰氧化物,Cr02,Fe304等成为研究

2、者的首选。无论是提高半金属材料的内禀磁电阻,还是外禀磁电阻,都有着极大的研究和应用潜力。研究表明,半金属颗粒复合体中,颗粒边界对低场磁电阻产生和增强有重要作用,调节颗粒边界势垒已成为颗粒体系中磁电阻增强的有效实验途径。此外,掺杂锰氧化物中,3d/4d/5d过渡族金属氧化物材料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类新型的磁电阻氧化物中,4d或5d金属离子较3d金属离子具有宽的d轨道和电子巡游特性,d电子与氧的劲电子存在较强的杂化作用。自旋,轨道和晶格间的相互耦合,引起材料中大的电、磁响应以及巨磁电阻等丰富物理现象,为磁电阻材料研究范围的拓宽以

3、及强关联电子体系中物理性质的探讨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另一方面,磁致冷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凝聚态物理工作者越来越关注磁性材料的磁热效应。传统的气体制冷存在众多的缺点,相比之下,磁制冷具有熵密度高、体积小、噪音小、无污染、高效低耗等独特优势。磁制冷研究的关键在于获得室温附近大的磁热效应。传统的金属钆(Gd)以及近年来报道的Gds(Gel嗔S妫4和La(Fel3吖six)等合金都是具有大磁熵变的磁性材料。然而,这些材料中稀有金属的昂贵,化学性质的不稳定,居里温度单一,磁滞与热滞现象严重等因素,使得磁制冷技术的应用步履维艰。值得注意的是,

4、具有庞磁电阻的掺杂锰氧化物同样表现出了大的磁熵变效应,这一发现大大拓宽了磁制冷工质的研究范畴。掺杂锰氧化物具有价廉、制备简单、居里温度在较大温区范围内可调等优点,使得其在磁制冷研究中关注程度日趋增加。但这一材料也有其明显不足之处,如磁性能受制备工艺和掺杂影响较大。因此,研究者仍在通过提高制备工艺等方法,努力探索具有实用价值的磁熵材料。中文摘要磁性氧化物磁输运和磁热效应的研究综合上述两方面的研究背景,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二个部分。一,磁性氧化物磁输运性质的研究,包括半金属Cr02和Fe304颗粒边界磁电阻效应的研究,以及3d/4d过

5、渡族金属氧化物SrRul-xMnx03电磁性能,磁性相变和磁电阻的研究。二,研究了半金属Cr02的磁热效应,以及多晶SrRul略Mnx03中磁熵变随体系磁性相变的变化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磁性氧化物磁输运性质的研究(1)通过调节颗粒边界势垒状态,获得了室温Fe304颗粒中增强的磁电阻和磁阻抗效应。系统研究了球磨Fe304粉末颗粒的电阻率、磁性能、磁电阻、磁阻抗与颗粒边界势垒的关系。磁电阻和磁阻抗效应在优化的颗粒边界势垒样品中出现极大值。室温磁阻抗效应在5000Oe磁场下从一7.O%增加到了.12.3%,提高了近76%。采用

6、阻抗谱分析方法,将颗粒体系中晶粒、晶界和颗粒边界电阻加以分离,区分出晶粒和颗粒边界对磁输运性质的贡献。通过非线性I.V曲线计算得到各样品中边界势垒高度和势垒宽度,详细讨论了磁输运与颗粒边界势垒状态的关系。因此,这一增强的交流磁输运特性为高频自旋电子器件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2)首次通过化学反应方法,改善半金属Cr02颗粒表面天然的Cr203势垒层,获得了低场磁电阻的显著增强。相成分和表面态的测试结果表明,强氧化剂KMn04能有效地去除或调整半金属Cr02颗粒表面绝缘的Cr203层,从而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表面态的Cr02颗粒,最大

7、磁电阻达到MR=一33%,相比于未处理样品提高了近22%。并对具有不同表面态Cr02颗粒的电、磁性能、磁电阻效应和颗粒间势垒性质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讨论。探索了一条用化学反应法调整颗粒表面势垒状态而获得低场磁电阻增强效应的有效实验途径。(3)首次在实验上制备了具有正白旋极化率Cr02和负自旋极化率Fe304的二组元半金属颗粒复合体,研究了具有特殊微观结构半金属颗粒复合体的磁输运特性,并探Ⅱ磁性氧化物磁输运和磁热效应的研究中文摘要讨了体系逾渗阈值、磁电阻效应与微观结构的关系。我们发现随着fr02组分的变化,复合体的电导发生逾渗现象

8、,在逾渗阈值Q。=0.15(Cr02组分浓度)处出现磁电阻的极小值。详细研究了复合体逾渗阈值处电导和磁输运机制,分析了由异号自旋极化率的Cr02和Fe304组成的颗粒复合体磁电阻效应的特征。(4)首次系统研究了3d/4d过渡族金属氧化物SrRuj轴恒n如3(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