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行业分析和展望

超市行业分析和展望

ID:32175281

大小:46.5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1

超市行业分析和展望_第1页
超市行业分析和展望_第2页
超市行业分析和展望_第3页
超市行业分析和展望_第4页
超市行业分析和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市行业分析和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行业分析和展望一、行业分析(一)、基本情况中国超市发展空间广阔。1995年起超市在中国快速兴起,以便利、低价、放心等特点成为商品现代流通渠道。目前中国日杂流通中超市渠道占比62%,随收入提升和城镇化推荐,向发达国家85%+看齐。未来超市多业态将立体化发展,成为大众消费品主要流通渠道,2012-2016年行业空间复合增速达13.6%,大卖场/便利店增速较快,长期看电商对行业分流较小。超市是以顾客自选方式经营生活必需品得零售商场,已成为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主要零售业态。超市毗邻居民区、办公区、学校等生活集散地,提供一站式服务,与百货、专业连锁等业

2、态形成差异化竞争。相对传统杂货店的粗放经营,超市具备良好的购物环境、更强的规模效应及规范化程度,具备便利、低价、放心、高效等特征,预计未来将是现代居民生活用品的主要提供渠道。超市最早在1930年出现在美国纽约州,随后传至日本,欧洲等地。中国第一家超市1983年于北京海淀开业,当时仅出售蔬菜和鲜肉。1995年起,由于政策限制原因,家乐福、沃尔玛等连锁剧透均通过与本土企业合资方式进入中国(一般规定超市中资企业股权不低于35%,1995年家乐福通过家创商业管理公司进入北京,1996年沃尔玛通过沃尔玛深国投公司布局深圳),至2004年12月,国家全面

3、开放外资进入零售业,外资超市凭借“超国民”待遇开始高速扩张;相对来说,本土超市则选择区域深耕战略,华联、华润、物美等在2006-2010年间门店数量已渐达数百家。2011年之后,随外资超国民待遇逐步退出和本土超市经营能力提升,国内涌现出了永辉超市、步步高等超市经营强者,与外资展开同台竞争。大卖场/综超/社区超市/便利店多业态发展,参考《国家零售业态分类规范》,超市可被划分为四种子业态——便利超市、社区超市、综合超市、大型超市。目前供销农超的主要类型在社区超市与综合超市之间。(二)、发展趋势1、超市销售额快速增长,渠道集中度逐渐提升。随着人均收

4、入水平提升,我国超市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根据Euromonitor统计,超市渠道在我国日常用品(包括生鲜、包装食品、快速消费品、日常杂货等)销售中的占比已由2006年的51.4%上升至2012年的63.4%;超市行业销售额2011年已达2.2万亿,过去5年符合增长率为13.5%相对杂货铺、夫妻店等单体零售渠道,近年来连锁超市运营规模程度大幅提升,一方面利用较大的销售规模实现低价销售,另一方面超市经营在食品安全、监测监管方面均更有保障,目前中国通过超市渠道流通的日杂用品大约相当于如本2002年和韩国2005年的水平。随着居民收入提升及城镇化进

5、程推进,未来日杂用品将更倾向于通过超市等现代渠道流通,超市流通量占比向发达国家85%以上水平看齐。2、国家政策驱使,多省市参与响应。习近平主席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即“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浙江省人民政府也根据该计划发布了如《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低收入农户收入倍增计划(2013—2017年)的通知》等文件,充分说明目前社会对农村及城镇工薪阶层十分重视,超市作为零售业的

6、一部分也将受到该计划的影响,未来发展趋势乐观。3、外延扩张增长驱动,差异化竞争打开成长空间。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外延扩张是超市成长主要驱动,预计2014年CPI保持稳定用时利于中国超市同店改善。考虑到超市零售主要针对附近居民生活消费品,必须消费品占比较大且弹性较小,故超市内增长与CPI相关性较高,从沃尔玛美国地区间店增速历史来看,其过去5年同店增长一直处于-3%-3%之间,其收入增长主要靠外延门店扩张拉动。中国物美超市同店增长也体现与CPI高度相关性,其20%-50%的收入增速水平远高于<10%的内生增长水平中国目前仍处在超市扩张周期,从国内9

7、家A/H股上市超市门店数量情况来看,门店总数已由2008年的1880家,增长至2011年的2656家,三年复合增长12.2%快速展店下收入三年复合增速达18.4%。内生方面,2014年CPI保证持续稳定,也将有利于中国超市行业同店增长改善。规模优势构建护城壁垒,差异化竞争打开成长空间。中国商品流通仍以区域(地、市级)代理为主,且超市经营对于物业商圈位置有较高要求,规模优势将在议价能力、物业获取、品牌认知上构建较高的护城壁垒。目前中国超市上市公司均为在区域具备较强规模效应者,其综合毛利率水平为20%左右,高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超市企业的平均毛利

8、率6%左右(分别是20%和14%)。上市超市近三年收入复合增速18.3%,也高于规模以上超市7.8%的平均水平,体现了规模带来的品牌和门店布局优势。差异化竞争主要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