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易错易误易混成语(摘自平时练习题)

高考易错易误易混成语(摘自平时练习题)

ID:32178629

大小:57.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1

高考易错易误易混成语(摘自平时练习题)_第1页
高考易错易误易混成语(摘自平时练习题)_第2页
高考易错易误易混成语(摘自平时练习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易错易误易混成语(摘自平时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经常被误用的成语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鼎力相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安之若素:指身处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首鼠

2、两端: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安土重还: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重,看得很重。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嗷嗷,哀号声;哺,喂食。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形容创作的艰苦。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

3、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谦虚说法。二、易混淆的成语11、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12、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13、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满城风雨:不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14、侃侃而谈:形容说话

4、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15、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16、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7、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三、高考易错成语辨析虚与委蛇:委蛇,敷衍。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炙手可热:意思是刚一挨近就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接近。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走出了巷子和胡同。形容庆祝、欢迎

5、的盛况轰动一时的情景。万马齐喑:比喻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贬义)不孚众望:不能使人信服。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弹冠相庆:弹去帽子上的灰尘,表示庆贺。形容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指坏人准备上台。大方之家: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来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的专家。不耻下问: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辱。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的跑过去。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贬义)苦心孤诣:费尽心思,刻苦钻研,在学问技艺等方面达到别人所不及的境地。如蚁附膻:就像蚂蚁附

6、着在有膻味的东西上。比喻臭味相投的人追逐某种丑恶、污秽的事物。也用来指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卑劣行径。31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32醍醐灌顶: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输于人,使人彻底醒悟。33暴虎冯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抵掌而谈:抵掌:击掌,鼓掌。形容高谈阔论,话极投机。官样文章:指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引申为没有实际意义的虚文滥调。间不容发:距离很近,中间不能放进一个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7、怙恶不悛:坚持做恶不肯悔改。非池中物:不是久居池水中的东西。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名一钱: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美女簪花:形容书法的隽秀多姿,如同美女戴花。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离异后重又团聚。评头品足:原来指无聊的人评论妇女的容貌。现在泛指对人对事说长道短,挑剔毛病。半青半黄:是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倾巢而出:全体出动。多用于贬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