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材图示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教材图示教学设计

ID:32183461

大小:2.08 M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1

初中历史教材图示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历史教材图示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历史教材图示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历史教材图示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历史教材图示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教材图示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中历史教材图片教学设计按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历史图片来学习和了解历史,是中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培养的一种重要能力,从笔者教学过程的实践来看,中学生对教材图片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是不够的,迄今为止,也没有一本与之相关的资料,能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根据本人多年教学的实践,再结合初高中衔接教育的需要,就初中阶段教材中涉及到的图片从解读和问题涉及两个角度进行探讨,如果高中教材有涉及的,将作进一步引申,以期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中涉及到的图片皆以人教版教材为准,并适当涉及其它版本的图片)第一部分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封面秦始皇陵兵马俑(上图);图片说明:据史书

2、记载:秦始皇嬴政从13岁即位时就开始营建陵园,由丞相李斯主持规划设计,修筑时间长达38年,工程之浩大、气魄之宏伟,创历代封建统治者奢侈厚葬之先例。当时,秦朝总人口约2000万,而筑陵劳役达72万之多。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足可见它的神奇之处和难得之处。又足以说明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教学设计:可结合教材第11课,说明秦朝劳役繁重;可结合教材第17课,“轰动世界的秦兵马俑”及动脑筋思考题进行教学。命题思路:1、根据图片,说明其史学价值(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2、该图片体现了秦汉时期哪方面的文化成就?(雕塑艺术)将军俑立射俑跪射俑御官俑秦始皇陵铜车

3、马(下图)图片说明: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铜车马模型。1980年出土于中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坟丘西侧。共两乘,一前一后排列。经复原,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制作年代约在陵墓兴建时期,即公元前221~前210年间。教学设计:该图片可作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补充资料,建议由学生自主上网学习了解,然后到班级和同学分享。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图片说明:北京人的生活教学设计:可结合第一课“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图,鼓励学生想象描述北京人的生活情况,注意突出“使用石块、木棍等劳动工具”和“采摘果实”等关键词,明确: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命题思路:1、描述北京

4、人的生活情况;2、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京人是如何做到既与自然和谐共处,又能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的?(采摘果实,利用天然火)。彩陶人面网纹盆(半坡)星纹彩陶豆(大汶口)陶刻划猪纹钵(河姆渡)彩陶船形壶(仰韶文化)教学设计:以上四幅图片可结合半坡、河姆渡文化进行教学,通过学生观察,陶器上的绘画说明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如:彩陶人面网纹盆说明当时人们开始渔猎,有史学家认为盆上的绘画说明当时人们有了数学和几何知识;陶刻划猪纹钵说明河姆渡人开始饲养家畜;彩陶船形壶上的图案说明仰韶文化开始学会结网捕鱼。图片说明: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相传黄帝得道升

5、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桥山;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教学设计:可联系教材p12的《祭黄帝文》,引导学生思考:黄帝为什么受到后人如此的尊敬?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图片说明:出土于云南省元谋县的门齿化石教学设计:按课标要求,通过学生观察,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思维。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观察,找出北京人同古猿、山顶洞人、现代人的区别。命题思路:1、能正确判断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头像复原图;2、在从猿到人的过程

6、中,人类的大脑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图片说明: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教学设计:学生观察图片,结合教材文字,加深对山顶洞人生活状况的理解。命题思路:观察图片,你能从中得出哪些有用的历史信息?图片说明:山顶洞人的生活教学设计:比较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图,山顶洞人的生活有了哪些进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言之成理即可)如:生产能力有提高;男人外出打猎,妇女、儿童、老人在家庭进行简单的劳动(分工出现);广泛使用火;有了生活集体——氏族等。命题思路:能判别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图的不同,通过图片归纳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方面的进步。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图片说明:河姆渡出土的骨

7、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教学设计:该文物的出土,说明了什么问题?(原始农耕时代的到来,磨制石器出现)再次明确: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文明的重要依据。命题思路:识图,判断,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图片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教学设计:学生观察图片,思考问题:1、水井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河姆渡原始居民开始喝上清洁的水,体质和健康程度逐步提高);2、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在井上修建草棚?(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命题思路:正确识图和判断。图片说明: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左图)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思考: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修建干栏式房屋?(防潮、安全、饲养家畜)

8、图片说明:半坡原始居民房屋(右图)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半坡居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