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甘肃招教考试真题与答案

2010年甘肃招教考试真题与答案

ID:32259848

大小:5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2

2010年甘肃招教考试真题与答案_第1页
2010年甘肃招教考试真题与答案_第2页
2010年甘肃招教考试真题与答案_第3页
2010年甘肃招教考试真题与答案_第4页
2010年甘肃招教考试真题与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0年甘肃招教考试真题与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每题2分,共40分)1.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特点的出现意味着(   )A.教育现象刚刚萌芽B.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C.教育制度初步形成D.教育活动趋于完善2.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并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选士制度产生较深远影响的人是(   )A.汉武帝          B.董仲舒          C.郑玄            D.朱熹3.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A.教育的终身化           

2、             B.教育的多元化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4.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   )A.“兼爱、非攻”                      B.“弃仁绝义”C.“道法自然”                        D.“化性起伪”5. 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A.布鲁纳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杨贤江6.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

3、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A.小学教育目的                        B.小学教育目标C.小学教育原则                        D.小学教育内容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   )A.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和商品的学说C.劳动学说                            D.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8. 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无意识、最根本动因。持该观点的学者是(   )                             

4、                             A.弗洛伊德        B.华生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9.个体在不同的年龄段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10.小学生的思维(   )                          A.正处于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并行发展阶段B.正处于抽象思维向具体思维过渡阶段C.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D.完全属于具

5、体形象思维阶段11.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对中小学生身份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A.未成年公民                          B.社会公民C.普通受教育者                        D.青少年儿童12.个别教师私拆、毁弃学生信件、日记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权  A.公正评价        B.隐私            C.人格尊严        D.名誉13.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一种(   )A.平等关系        B.上下关系        C.道德关系    

6、    D.教育关系14.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   )性 A.强制、普及和统一                    B.科学、选择和统一C.普及、基础和发展                    D.科学、基础和发展15.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  A.惟一选择        B.内容            C.途径            D.基础16.《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应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7、     B.循序渐进原则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17.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18.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观念        D.道德行为19.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