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模拟试卷---(十)及参考答案

《申论》模拟试卷---(十)及参考答案

ID:32283127

大小:3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2

《申论》模拟试卷---(十)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申论》模拟试卷---(十)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申论》模拟试卷---(十)及参考答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申论》模拟试卷---(十)及参考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申论》模拟试卷---(十)及参考答案一、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3.仔细阅读给窑的资料,按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位置。二、资料人类走到今天,青年已成为超越了一般年龄意义上的符号,正囚如此,联合国在《到2000年及其后世界青年行动纲领》中指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是青年具有的普遍愿望,就是这种愿望,让青年人由承栽将来而关乎现在。只有愿望还是不够的,由愿望到实现仍需要信仰这个粘合剂,否则它只是一盘散沙。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中国

2、共产党已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绚烂图景,而这代表着历经百年沧桑中华民族最深切的梦想和渴望就需要青年人的担载与延承,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青少年政治信仰的确立就变得休戚相关了。一份不合格的答卷不久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专升本学生的政治课考试中出了这样一道考题:“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以来主要有哪些贡献?”当时共有177名学生参加了考试,结果只有86人这道题回答及格,不及格的有91人,占总数的51.4%;一道15分的题,学生们的平均得分只有8.4分,不到9分的及格线。 该校社科部陈升主任告诉记者,当时设计这道题目时共总

3、结出五项贡献作为答案;一是推翻了三座大山,获得了民族独立;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三是综合国力有很大发展;四是国际地位有很大的提高;五是社会面貌有很大改善。但没想到有些学生连推翻三座大山都答不出来,对于综合国力提高头脑中也没有明确认识。陈主任指出,现在的青少年有一个弱点就是不了解历史,而这一点对于一个人树立信念是很有影响的。50年前之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呼百应,是因为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有比较,因此对中国共产党指引的方向充满信心。可现在的年轻人缺少对旧中国的认识,缺少对中国发展现状的了解,因此容易在对中国共产党

4、。的认识上有偏差,容易产生对政治信仰的淡漠。虽然《2m0——200㈠匕京青年发展报告》的调查结果表明,有39.6%和53.7%的北京青年对邓小平理论”坚信不疑”或是”基本相信”,有62.1%的青年在信仰选择上选择了共产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四种意识形态理论中的一种或两种,但仍有一些数字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在选择”你信仰什么时”,有将近两咸(17.4%)的青年选择了“什么都不信”。年龄越小,选中这一项的比例越高。在16岁至19岁年龄组青年中,选中这一项的比例为28.2%,还有将近四分之一(23.4%)的青年选择了信仰“实用主义”。此外

5、,选择信仰“宗教”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为4.6%。有必要指出的是,尽管北京青年很关心政治,但他们中对政治活动很感兴趣的比例不高,仅占17%,此外还有17.9%的青年表示都不感兴趣。而另一项调查指标也反映出青年中甚至还有23%的人在上次的区县选举中没有投票。在我们关注青年信仰问题的同时,又不得不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信仰危机带来的深刻教训。以前苏联为例,苏联共产党曾是全世界最大的共产党,从1917年到1991年执政长达74年,本来苏共在群众中很有威信,但由于搞多党制、搞公开化等,导致敌对势力纷纷出来,加之苏联长期以来片面追求重工业,经济搞得不好,人民

6、生活水平提高不快,甚至一些食品、生活用品都供应紧张,导致失去人民信任,最终未能摆脱垮台的命运。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与青少年政治信仰的确立之间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增加青少年对党的认识和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就变得十分关键。 青年信仰正在世俗化1999年3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开展的一次调查中,被调查青年在回答”在市场经济社会里,你认为最大的幸福是什么”时,列第一位的是“成就自己,造福社会”,其次是“获得社会承认和他人尊敬”、“有一个美满和谐的家庭”,列第四位的才是“为一种崇高的信仰奋斗”。耐人寻味的是,在14岁至24岁的青

7、年对人生幸福的选择中;“拥有金钱和财富”替代了“为一种崇高的信仰奋斗”而跃居第三。而“北京青年发展报告”对同一问题的调查结果也表明,选择“为共产主义奋斗”和“入党入团”的比例只有8.8%和2.9%。种种数据说明,在当代青年中,世俗化的价值目标正在取代理想主义的价值目标,抽象的、宏伟的理想和信仰渐渐地失去了与青年的亲和力,而功利的、现实的、物质性的目标正越来越被青年所看重。中国社会科学院所作的“转型时期伦理道德建设的难点与对策”调查中有关信仰问题的调查结果也很令人深思。在回答有无信仰的问题时,36.09%的人明确表示“没有信仰”,另有 22.24%和

8、13.57%的人分别表示“曾有过信仰”和“不想回答”,只有28.10%的人确认自己“有信仰”。而在信仰的选择上更是五花入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