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

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

ID:32288332

大小:7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02

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1页
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2页
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3页
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4页
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试题汇编之古诗词鉴赏专题一.《次北固山下》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1)画面:潮水上涨,江面宽阔;顺风驶船,船帆高悬。(2)赏析:以小景与大景互相映衬,画面十分精彩,“阔”写出了江面开阔的气势,“悬”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很有韵味。2.你能了解到多少有关作者的信息?请用完整的一段话表达出来。作者是洛阳人,旅行在外,在一个年终岁末的清晨,他停船在北固山下,看到了江南早春的美景,想起了家乡,就写下了本诗。3.海日生残放,江春入旧年。(1)画面:黎明时旭日在江上冉冉升起,江南春早,尚在年终岁末,已有了春天的气息。(2)赏析:a.

2、诗中所描绘的景色,气势恢弘,形象逼真,把空间景物和时序的交替融合在一起,给人以光明、乐观、积极的艺术享受。b.在炼字造句上也极见功力,“出”“入”等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倒装的句式,既生动形象,又不落俗套,别出心裁,给人以无限的美感。4.本诗表达了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你认为诗中哪个句子最能表达这种情感?为什么?“乡书…洛阳边”‖鸿雁传书‖江春入旧年,临近春节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二.《赤壁》1、内容:咏史诗借黄洲赤壁之战,以咏赤壁之战,抒发兴亡之感,表达诗人敏锐的历史眼光和独到的见识,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反映他抑郁不平。2

3、、艺术特色:叙事平实,想像奇绝。诗人不正面写周瑜如何败曹操,而从反而落笔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建立一番功业,需要一定的条件。3、诗人借“折戟”古物,抒发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4、末句认为“国破人亡在此朝”不好,为什么?虽表意思基本一样,可文中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骄姿和东吴失败的屈辱(以小见大)而改语过于直白,缺乏诗味。三.《浣溪沙》1.内容:写优美自然景,表诗人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2.艺术特色:上阕写景,清新宁静,下阕议论抒情,由水想到青春,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3.名句:休…黄鸡赏析:

4、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来喻光阴催人老,作者反其意,是诗人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青春活力的召唤,是一首催人自强的赞歌。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写出杜甫写春雨的诗句?结合本诗说春雨的特点。(1)“好雨……细无声”(2)细滑,润泽2.内容:首句点出初春小雨,第二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远看似青,近看却无,写出初春小草沾雨后有朦胧景象,突出早春特点,三、四句通过与晚春的对比,突出了早春的美丽可爱,赞美初春景色。3.把第2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

5、,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第11页共11页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5.本诗的主旨?主旨: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五.《西江月》1.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1).蝉鸣、鹊啼、蛙叫、人声。(2).渲染了欢乐的气氛,突出了夏夜的寂静。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乌云骤起,月光渐隐,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地,雨点飘落下来,词人知道骤将至,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

6、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词人此时的心里是何等的高兴呀!3.赏析“明月……鸣蝉”:表面看写的是风、月、蝉、鹊平常事物,但经作者巧妙组合就平常了。“惊鹊”“鸣蝉”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象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4.关于这首词的正确说法是(D)A.作者是唐朝的辛弃疾B.“西江月”是词的题目C.“见”读iian,“见到”之意D.本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农事丰收的喜悦之情。5.本词的上阕从视觉、听觉和嗅觉方面写夏夜的山村风光。六.《秋词》1.内容:一反过去悲秋情调,反映自己虽遭打击却不气馁,保持昂扬的进取精神。

7、2.艺术特色:咏秋之作,1、2句对比,3句描绘一幅豪迈高旷的图画——刘禹锡的思想感情是豪放,热情。马致远是凄凉哀愁。在表现手法上,本诗议论兼抒情,《天净纱》是借景抒情。3.赏析“晴……碧霄”:作者一反常调,使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为下文赞美秋日作铺垫。“排”字使全诗意境开阔。“便”末句反映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借景抒情,豁达乐观的情怀。七.《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杨花”唤起读者对诗人漂泊远方(漂泊不定,漂泊流离,不幸遭遇,被贬)的联想。2.末两句赏析:把我的愁心当作物一样托付给月亮,将明月人格化,当作善解人意的知已,

8、通过晚风传送到遥远的夜郎之西.3.下面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BC)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B.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C.“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的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