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

ID:32294417

大小:29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02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20分):1.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上面的浮雕再现了中华民族近代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辉历程。右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组浮雕,它反映的主题是()A.虎门销烟      B.五四爱国运动C.辛亥革命      D.甲午中日战争2.英国远在欧洲,离我国万里之遥,但它为什么还要跑来侵略我国呢?你认为根本的原因是()A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市场                  B英国为了报复中国的禁烟运C中国人好欺负                           D为了夺取中国的土地和白银3.“有一天,两个

2、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法国大作家雨果讲的事情发生在()A.鸦片战争期间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4.王兵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字样,搜索到的结果应该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5.19世纪70年代,西北形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清政府内部主张“海防”“塞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的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林则徐          D..张之洞6.“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

3、,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甲午”指的是()A.1893年     B.1894年      C.1895年    D.1896年7.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①关天培率军抵抗 ②邓世昌为国捐躯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8.沙俄外交大臣曾说“1900年的对华作战,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他所说的是指()A.第二次鸦片战争B.英法联军侵华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9.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

4、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0.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入中国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D.洋务运动开办了一些民用工11.某地初中同学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国民党报刊中,查阅到一些民主人士对毛泽东的称赞:“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这些民主人士主要称赞毛泽东()A.建立井

5、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举B.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的胆魄C.在北平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D.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业12.戊戌变法开始的标志是()A.“公车上书”            B.“定国是”诏的颁布C.戊戌政变              D.京师大学堂的建立13.右图情景发生在下列哪次重大战役中?()A.渡江战役B.淮海战役C.辽沈战役D.平津战役14.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中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相对应的是()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15.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

6、.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建立了中华民国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6.与右图相符合的信息是:()①创办人是陈独秀②民主和科学是其两大口号③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④它直接引发了五四运动A.① 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17.“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曾提出类似的思想主张()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8.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A.武昌起义

7、B.中华民国成立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19.右面是反映中国革命影片的宣传画,你认为以下选项中最符合这一片名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南昌起义C.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20.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A.张某在阅读《申报》是获知日本强占台湾的消息,他悲愤万分B.刘某乘坐火车,沿着中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北京参加科举考试C.戊戌变法期间,李某在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二、材料分析题(共30分)21、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事实证明,不触及封建根基的自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