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石室中学三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都石室中学三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ID:32307395

大小:56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03

成都石室中学三诊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成都石室中学三诊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成都石室中学三诊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成都石室中学三诊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成都石室中学三诊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都石室中学三诊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都石室中学高2011级“三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抉择墨守陈规愠怒(yùn)踽踽独行(jǔ)B.蛰伏饥肠辘辘重创(chuāng)书声琅琅(láng)C.博弈以老卖老包庇(bì)强词夺理(qiáng)D.文身不瘟不火岿然(kuī)徇私舞弊(xú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收入差别过人造成不少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B.在人行道上卖菜的那个小贩,远远地看见城管执法人员走来,立刻

2、七手八脚地收拾摊子准备撤退,同时还不忘用暗号给同伴报信。C.鲁迅先生深刻的思想时时散发出犀利的光彩,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觉。D.这位作家坚持其一贯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将澎湃的激情、浓郁的诗意和深刻的哲理结合起来,写就了这部气势恢宏的作品。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08年,我国南方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国家出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受灾群众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救助。B.实施学历证书电子洼册制度,主要目的是规范高校办学行为,遏止招生中介伪造学历证书的欺诈行为而采取

3、的一种管理措施。C.作者没有把简·爱写成一个美丽多情、温情娇气的天使,而是一个渴望自由平等、敢于和自己所处的恶劣环境作斗争的妇女。D.4月初在伦敦召开的G20财长会议能否形成协调一致的行动方案,被认为是影响近期全球金融市场走向的重要冈素。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喜欢这种灵魂怀乡的感觉,即使____。譬如秋天的一个黄昏,夕阳沉沉地坠了下去,南方的雁群从洒满余辉的天边缓缓+琶过,长河边的芦苇在秋风中瑟瑟作响。还有,____。才真正明白故乡之于人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一种地域上的眷恋和怀旧,更在于一

4、种文化、一种精神上的血脉维系和灵魂同归。①跋涉千山万水,历尽艰难险阻;即使是幻梦一场,那叶归舟最终并不能真正在故乡靠岸,我也喜欢②幻梦一场,那叶归舟最终并不能真正在故乡靠岸,我也喜欢;即使是跋涉千山万水,历尽艰难险阻,我也喜欢③在有月亮的晚上,仰望着夜空中皎洁的明月,大地澄净,清辉四溢,而《思乡曲》的旋律正好渡着月光悠悠飘米,心中更是生起无限的美丽乡愁。④在有月亮的晚上,天地澄净,清辉四溢,仰望着夜空中皎洁的明月,而《思乡曲》的旋律正好渡着月光悠悠飘来,心中更是生起无限的美丽乡愁。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二、(9分,每小

5、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敬畏之心与文化自觉王学泰古人对文化什么态度?用现代的话说是有点“文化至上论”的。刘勰在《文心雕龙》开篇就写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意思是说文化、文章、文采太重要了,它是与“天地”一起诞生的啊。而且他还洋洋洒洒地写道:日月星辰是上天,之文,山川草木是大地之文,它们与“肇自太极”的人之文,鼎立为三,合而为一。它也就是“道”。刘勰突出了“人文”、也就是文化的崇高性、永恒性,如江河行地,日月经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这种文化观念来自儒家,自从“独尊儒术”之后,它就占了主导地位。自古以来

6、,凡是与儒家经籍有关和由此衍生的典章制度、礼乐诗文都受到尊重和敬畏,甚至有点神圣化,如说“仓颉造字”后“天雨粟,鬼夜哭”之类。古人不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视作民族凝聚纽带。世界大多数地方依靠种族或宗教的认同作为民族凝聚纽带的,而我们则主要靠文化。所谓《春秋》之法,中国而夷礼则夷之;夷而中国则中国之”。就是说按照《春秋》大义: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国(中原王朝)之礼”,就接国人对待;如果俅是“中国”人,用了“夷礼”,则按照“夷人”对待。可见是否进入中国文化成为判别人群归属的决定因素。在儒家看来,“礼”是文化的核心

7、。儒家的信徒以担荷道统自命,他们无论从政,还是“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或者说是以“道”化众,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这样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下生存写作《史记》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为什么说写作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些士人都有充分的文化自觉,他们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他们相信自己的事业是上通于天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思飘云物动,律中鬼神惊”,这些名句就是这种意识生动的概括。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背景的,可以说在地球上所有的农业文明中它是发展

8、得最精致、最详密、最完美的一个。然而,近百年来我们又处在社会转型和革命振荡之中。传统文化因为代表既往而失去了原有的光环,原有的敬畏心,自然会随之衰减。上个世纪从60到70年代,极“左”思潮高涨,扫荡文化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此时“文化”乃是一个负面词汇了,传统文化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