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语文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语文

ID:32323338

大小:15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03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语文_第1页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语文_第2页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语文_第3页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语文_第4页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高三语文试卷命题学校:武汉一中命题教师:江霞审题教师:陈澍考试时间:2013年11月7日上午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

2、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拎(līn)包挫(cuò)折青荇(xìng)模棱(líng)两可B.猗(yī)郁框架(kuāng)勖(xù)勉嘉言懿(yì)行C.付梓(zhǐ)裙裾(jū)畏葸(xǐ)图穷匕见(xiàn)D.蜷(quán)缩弄(lòng)堂载(zài)体长歌当(dàng)哭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亲眷轮辐绿草如茵责无旁待B.央浼诧异殒身不恤直截了当C.诬篾车篷殷勤款

3、待节外生枝D.流泻愐怀不落言筌礼尚往来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从各地的实践来看,无论财产公示到哪种层次,缺的都是公开透明的诚意和的决心。(2)尽管有的地方“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庞大,但是由于脱离现实,财力不堪重负,弄得劳命伤财,群众没有受益,加重了负担。(3)英国驻华使馆昨天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重申了唐宁街此前发出的信息——卡梅伦期待年底前访华。英国媒体对此的评论是,今日中国已非10年前那个西方能随意的中国。A.破釜沉舟不但而且指责B.孤注一掷不仅反而指摘C.破釜沉舟不仅反而指摘D.孤注一掷不但而且指责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艺术

4、大师张大千不仅使西方艺术界、学术界重新认识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性、特殊性和辉煌性,也使海外华人重新获得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B.2013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题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命题组专家本着以更加贴近生活、回归教材与符合学科进步的方向为原则,积极给高考语文试题变脸。C.“中国梦网上系列谈”第三场活动18日在中国网络电视台举行,5位来自教育领域的工作者围绕“中国梦”进行座谈,并回答了网友的提问。D.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快了社会文明。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贾宝玉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表明他不喜欢读《牡

5、丹亭》、《西厢记》一类的“杂书”,却偏爱于读“正经书”,希望走上“学而优则仕”的仕途。B.《哈姆莱特》情节波澜起伏,曲折动人。丹麦王子哈姆莱特的父王突然死去了,母后匆匆改嫁给他的叔父——新王克劳狄斯,哈姆莱特肩负为父报仇、重振朝纲的重任,他一时鲁莽,误杀了情人奥菲莉亚的哥哥雷欧提斯,致使奥菲莉亚精神恍惚,落水而死。C.蘩漪是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她是一位“五四”以后的资产阶级女性,聪明、美丽,有追求自由和爱情的要求,但任性而脆弱,热情而孤独,渴望摆脱自己的处境又只能屈从这样的处境,最终在难以抗拒的环境中走向变态的发展。D.《丹柯》是一篇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丹柯那种为理

6、想献身、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勇于实践的态度,鼓舞和感染着读者。《炼金术士》是一篇以故事为目的的小说,作者仅满足于讲述一个西班牙少年寻梦的精彩故事。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中国式过马路”无关素质最近“中国式过马路”成为热议的话题,说的是中国人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凑够一撮人就能走”。而在这个话题讨论中,“国人素质论”再次成为焦点。大量的观察表明:中国城市文明问题的根源在于现代制度建设进程短、人性化设计意识弱、人口密度大等,从而造成所谓“素质论”迷局。我们观察行人乱穿马路现象时不难发现:

7、道路越宽,车速越快,则行人乱过马路现象就越少;道路越窄,车速越慢,则行人乱穿马路现象就越多。当汽车拥堵时,宽阔的马路也会有行人乱穿的现象。这种乱穿行为的支撑是:行为博弈。这也很好地解释了“凑够一撮人就能走”现象频发的原因,当一个人过马路时,往往心理上不占安全优势,而当一群人时,心理上就占了优势;司机在行人出现违规时,也会因应急反应而减慢速度,这个反应又进一步让其他行人领会从而加入违规行列,司机自然不得不踩刹车而让道行人。这不是素质问题,而是心理学现象。那么为何西方或香港等城市的交通密集区域,却较少出现这种现象呢?观察表明,交通设施的完善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