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程辅导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程辅导

ID:32330646

大小:162.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2-03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程辅导_第1页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程辅导_第2页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程辅导_第3页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程辅导_第4页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程辅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程辅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诚信辅导冀教版语文(七·上)第六单元课程辅导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作品。作品以种种奇思妙想,描绘出一个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令人遐思。【单元目标】  了解童话、寓言和神话的一般常识,理解课文“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方法。了解联想、想像、夸张、拟人等手法在这类作品中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及蕴含其中的作者的感情。学习通过对话推动情节发展的方法,学习童话朗读的特点。【基础知识】  1、关于默读与朗读  默读的信息传递为眼看一脑想;朗读的信息传递为眼看→口读→耳听→脑想。从速度看,默读快于朗读。默读又

2、被称为“直接阅读”。默读利用视觉,直接将视觉信息传入大脑,减少了环节:同时可以扫视,视线的摄取量较大,所以速度快。此外,默读可以在不理解的地方停下来,甚至往回读,是比较自由的。因此,更适合难度较大、篇幅较长的读物。  在记忆方面,朗读经由发音和监听,在大脑能留下较深的“痕迹”,易于记忆,所以需要背诵的读物,需要在理解基础上反复朗诵。此外,朗读对于中学生来说还有别的好处。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说:“朗读对于说话和作文也有帮助,因为练习朗读得咬嚼文字的意义,揣摩说话的神气。”朗读时口诵与耳听并举,可以增强对语音、语义、语法和文体的感受

3、能力,从而有利于语感的养成。  2、童话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儿童文学样式。童话中的故事,通常情节神奇,曲折诱人。在表达上,语言力求生动活泼,常用拟人手法,把繁多的动物、植物赋予人的性格、情趣,或借助于神魔精灵,或直接从人的善恶本身来褒贬评论,道出深刻的教育含义与人生哲理,使儿童明白生活的道理,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3、神话28诚信辅导  神话,是古代人民通过想像借助各种神的形象来反映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口头文学。人类的祖先在同自然的斗争中表现了强烈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决心,但由于生产

4、力的低下,他们不能有效地控制自然、科学地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于是他们按照对自然的理解和要求,通过想像等思维活动,创作了神话;也按照人的形象创造了神的形象,并把人类的集体力量夸大,加以理想化、英雄化,以至神化。神话是人类童年的艺术创作,对后代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  4、寓言  寓言,即“寓意于言”,将一个深刻的道理寄托在一个虚构的故事里的文学样式。寓言在形式上一般短小精悍,语言生动,富有哲理。在表达上,它用借喻手法说明道理,让读者自己揣摩领悟其中的道理以起到劝戒、讽喻、启迪的作用;它大量采用拟人手法,赋予各种事物以生命,使故事生

5、动活泼,更富趣味性;它还善用夸张,增强了故事讽刺的力量。一、作者简介:26《皇帝的新装》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儿童文学家,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一生共计写下168篇童话,其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正是他,首次将“童话”从幼稚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为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情感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经典范文。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6、。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

7、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28诚信辅导《皇帝的新装》是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描述“新装”的似有实无,以嘲弄皇帝的愚蠢可笑,贵族阶层的阿谀逢迎和虚伪透顶。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深刻的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现状。27郭沫若诗两首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乳名文豹,号尚武,笔名沫若、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幼

8、年受家塾教育,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1914年赴日留学,先后接触了泰戈尔、歌德等进步作家的作品,哲学上受到泛神论的影响。“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19-1920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1921年回国,与成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