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中国省域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ID:32354612

大小:249.1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03

中国省域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_第1页
中国省域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_第2页
中国省域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_第3页
中国省域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_第4页
中国省域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省域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24卷第1期Vol.24,No.12009年1月TheJournalofGangdongUniversityofFinanceJan.2009中国省域金融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张志元季伟杰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山东济南250014摘要: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和核心要素,金融业总是以金融产业集群的形式出现并形成金融中心。研究金融产业集聚的方法不能忽视空间维度的相关性和异质性。显著影响金融产业集聚程度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现阶段中国省域间的金融业集聚具有正的溢出效应,各省域应该加强相邻省域间的区域金融合作,并减少人为造成

2、的相邻省域间的金融交往障碍。关键词:区域金融;金融产业集聚;空间因素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625(2009)0120107211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持续扩大,资金也不断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由于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所以金融资源集聚必然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影响金融产业集聚的因素,从而揭示中国金融业在省域间分布的规律。一、金融产业集聚形成动因的文献综述1.考虑到金融业与其它产业的共性,借鉴一般产业集聚动因———运用外在性、规模经济、集聚经济等理论对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方法。外部性被认为

3、是产生聚集经济[1]的一个重要原因,Marshall(1920)曾指出,产业的增长,特别是产业的地理集聚(Agglomeration)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集聚所产生的外部性经济,即创造出熟练的劳动力市场、专业的服务性中间产业和技术外溢。虽然集聚外在性理论主要针对[2]产业空间集聚而言,但对金融集聚也有一定的解释能力。韩国经济学家Park(1985)将微观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应用于国际银行集中的发展和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成收稿日期:200821220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773070);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Y2007H08)作者简介:张志元(19632),男,

4、博士,教授,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山东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季伟杰(19832),山东经济学院金融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投资银行与资本市场。·107·©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因分析上,认为当某地跨国银行的数量增多、规模增大时,国际金融中心便有形成的可能;同时具有外部经济,便会更进一步促进生产和经营单位的空间集聚,而集聚能够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成本,促进各金融机构及各行业的信息交流,

5、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3]现有网络系统和其它基础设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Davis(1988)则将企业选址理论运用到金融企业集群形成的研究中,认为影响金融企业进入决策的主要因素是供给(资金)和需求(产品)以及所给定地点与可代换地点之间的外部经济性差异。2.从金融业的个性出发,运用信息流理论和金融产品的流动性特点对金融产业集[4]聚的动因进行探讨。Porteous(1995)强调塑造和发展金融中心的背后力量,大致上可以从“信息外在性”、“信息腹地”、“国际依附性”、“路径依赖”和“不对称信息”来[5]解释,这背后力量是金融中心地位兴衰的决定因素。Zhao、SmithandSi

6、t(2003)将信息腹地理论应用到金融地理学中,探讨了中国金融中心的演化,指出在互联网时代,地[6]理因素比以往更重要。Bossone等(2003)也认为金融集聚主要源于信息的溢出,金融中介的参与使得投资者与通过银行借贷而经营的企业家之间信息交流充分,从而能提高整个投资价值的利润,金融中介在提供投资活动信息的同时可以通过对信息的定价分享一部分利润。对于那些支付手段复杂而且信息灵敏度高的股票和金融衍生工具来说,投资者和券商在地理位置的接近有利于掌握更丰富的金融信息。国内目前对于[7]金融产业集聚研究比较系统深入的是黄解宇和杨再斌(2006),他们提出金融集聚是随着产业集聚的

7、形成而发展的,金融本身的高流动性加速了集聚;而规模经济效应以及不对称信息和默示信息所要求的金融主体的空间邻近能促使金融集聚的形成。他们同时还对集聚扩散效应的层次性与区域经济梯度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但由于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国内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选择问题,对于金融产业集聚动因的解释缺乏数理模型和计量分析,对金融集聚的评价也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金融[8]产业集聚的主体是各类金融机构,梁颖(2006)认为金融企业选址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1)区域的地理位置因素,包括时区优势、地点优势、交通优势、较低的商务成本等。这些因素会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