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殖池塘水质的调控原理与技术

健康养殖池塘水质的调控原理与技术

ID:32360802

大小:1.62 M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3

健康养殖池塘水质的调控原理与技术_第1页
健康养殖池塘水质的调控原理与技术_第2页
健康养殖池塘水质的调控原理与技术_第3页
健康养殖池塘水质的调控原理与技术_第4页
资源描述:

《健康养殖池塘水质的调控原理与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技术—水质调控责任编辑 李振龙健康养殖池塘水质的调控原理与技术◇谢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510380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生产的发展,许多生物外没有其他悬浮物或悬浮物较少,透明度大于水产养殖区域因大量使用饲料、肥料和渔药,20cm~25cm,水中溶氧较高。带来鱼塘淤积、沉积物污染、水质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大在实际生产中,渔民通过观察水色变化,及时调控水部分养殖水体的水质变化频率加快,养殖户常违背健康养质,积累并形成了丰富的成功经验,成为我国池塘养殖的殖生产的要求使用药物进行水处理,造成水产养殖对象的技术关键之一。尽管该项技术非常有效,但这些经

2、验还处发病率显著升高。因此,了解无公害健康水产养殖的水质于“只可意会难以言传阶段”。如何将这些丰富经验提升要求,并能够按这一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控养殖水体环境,为可量化表达的数字信息,是水产现代化过程急需解决的使水质条件更好地满足水产养殖对象的要求显得十分必问题。要。二、健康无公害水产养殖水质的理化指标要求一、健康无公害水产养殖水质的直观要求保持养鱼用水“肥、活、嫩、爽”只是健康无公害养水是鱼类及其他养殖生物的生存介质,水质的好坏决定殖的基本要求,保持水质理化指标的适宜范围才能做到真养殖成败。“肥、活、嫩、爽”四个字是渔民在长期的生产实正的科学管理水质。经过多年生

3、产实践证明养殖池塘水质践中归纳出的判断水质好坏的经验,养鱼水质总的要求是能保持适应范围主要措施是保持水质新鲜,增加池塘的溶解够创造条件使养鱼用水始终保持“肥、活、嫩、爽”。氧含量,平衡营养盐,控制池水浮游生物浓度和排出一部“肥”的概念大多还是以浮游生物总量为根据或以可分代谢产物有利于鱼虾健康摄食和生长。为此,我们要了消化的浮游植物的数量为标准,“肥”就是池水含有丰富解池塘水中的理化指标的变化,以便于科学健康管理。以的有机物和各种营养盐,生产上还是以水的透明度来表示下分别介绍主要的池塘水质理化指标。水的肥度,透明度25cm~30cm,繁殖的浮游生物多,特1.溶氧

4、别是易消化的种类多。溶氧是鱼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氧气充足时鱼类摄食旺“活”就是池塘中的一切物质,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盛、消化率高,生长快、饲料利用率提高;氧气不足时,都在不断地、迅速地转化着,形成池塘生态系统的食性物鱼类由于生理反应上的不适应,使摄食和消化率降低,并质循环。反映在水色上池水随光照的不同而处于变化中。消耗较多的能量,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缓慢,抵抗是指水色和透明度经常变化,活是由于水中生物的变化所力降低,易感染疾病。同时,溶氧充足可以加速池塘物质致,一般所说的活水多指水中的隐藻、膝口藻、裸甲藻较循环,促进浮游植物大量繁殖,而且有机物分解充分;反多,

5、蓝藻较少。之,水中微生物就会进行厌氧呼吸,产生氨氮、硫化氢和“嫩”指水肥而不老,所谓水“老”主要有蓝绿色、沼气等有害物质。铁锈色、灰褐色和乳白色等几种,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池塘水体的溶解氧气变化规律有四个方面。①水平变“嫩”表示水中的藻类正处于增长期,细胞未老化。化:由于风力的作用,下风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含量多。“爽”是指水质清爽不混浊,指水中除了浮游白天下风处浮游植物产氧比上风处高。风力越大上、下风54《中国水产》2010年第6期实用技术—水质调控责任编辑 李振龙处的溶氧量差距越大;但夜间正好相反。因此,清晨鱼类表1.养殖水质理化指标范围浮头,一般总开始在上

6、风处起口。②垂直变化:水中溶氧水质测定项目适应范围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其主要原因是水中的阳光辐照度和浮透明度:25cm~50cm游植物均有垂直梯度变化。白天上层辐照度大,浮游植物有机耗氧15mg/L~25mg/L多,光合作用产氧多;下层正好相反,产氧少却耗氧多。铵态氮0.1mg/L~2mg/L而且白天由于水的热阻力上下水层不易对流,上层溶氧过磷0.01mg/~0.05mg/L饱和,而下层溶氧却很低,尤其在夏季高温季节,下层溶pH7~8.5氧往往趋于零且形成氧债。③昼夜变化:主要原因是白天溶解氧3~6辐照变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多,往往在晴天下午2氨<0.1mg

7、/L时~4时溶氧最高,此时水体溶氧过饱和。夜间浮游植物硫化氢0光合作用停止,池中只进行生物的呼吸作用,而表层水中亚硝酸0.05mg/L的溶氧数量不足,致使水中溶氧量明显下降,至黎明前降头鲂等温水性鱼类,喜偏碱性水,其适宜的pH范围为到最低,这时常常因缺氧造成浮头。水体越肥,浮游生物7.5~8.5。密度越大,昼夜差异越大,反之差异越小。④季节变化:4.其他因素由于夏秋季节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强,生长繁衡量池水主要理化和生物因子主要有溶解氧、温度、殖快,水质肥,耗氧因素多,溶氧的水平变化、垂直变化氢离子浓度(pH)、有机物耗氧以往,还有透明度、盐度、和昼夜变

8、化十分明显。池水溶氧量和最高及最低都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