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讲座学习心得

家校合作讲座学习心得

ID:32381022

大小:42.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家校合作讲座学习心得_第1页
家校合作讲座学习心得_第2页
家校合作讲座学习心得_第3页
资源描述:

《家校合作讲座学习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齐河县青少年教育暨家校合作报告会学习心得----------王珊珊周六在齐河五中听了张鸣山教授交流报告、萧少秋光华讲堂,介绍的家长如何与老师合作教育孩子,促进孩子学习、教育孩子成人。虽然我还没有孩子,但我是一位大姐姐,与孩子的接触也不少,听了张教授的课我收获颇多,对以后我教育自己的孩子、教育自己的学生都有很大帮助。张鸣山教授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家庭教育?张教授通过几个例子讲述了家长应该如何在孩子心中树立老师的光辉形象,让孩子喜欢老师、积极配合老师愉快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即使老师又是家长的老师要做好角色分工,进了校门你就是老师,出了校门你才

2、是你孩子的家长,不要过多的呵护孩子,让孩子觉得他有特权,不服从自己老师管理,甚至和同学也相处不来。尤其是妈妈的话“这个老师是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上课讲的都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所以你要认真听课哪怕你已经学会了。他为什么不管别的孩子管你,不是因为他和你过不去而是因为老师喜欢你、重视你。”通过这些让孩子明白老师对他满满的爱,事后还要特地去感谢那位老师。子不教,父之过。这句话中的“教”是在说习惯、兴趣或秉性,如果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这就是做家长没有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好孩子。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中的“惰”说的是严谨、清

3、楚或严格要求,如果孩子学习上不上进,常常不完成作业,那就是老师的工作没做好。马加爵、药家鑫的事件反映的是学生不会调节压力,受不了别人异样的眼光和背后的评价议论,这都是学生在家的时候没有得到相应的教育和训练,在家里没有养成自理、自控及自我调节,生活全靠父母安排,行为上、时间上严格按父母的要求做(包括自愿与被迫),从小就没有健康的人际交往,只会学习做作业,从而导致到了单位上无法与同事和领导正常的交往。家长过多的关爱不仅没有让孩子感到幸福反而让孩子感到窒息。家长要培养孩子主动求学的主动性,例子中奶奶的一句话点醒了在座的大家,孙子太调皮,奶

4、奶说:“你闹不了几天了,过几天就上幼儿园了”,这样在孩子还没上学前就灌输给孩子一种错误的思想:上学是一种约束,不仅没有培养孩子对上学的兴趣反而让孩子讨厌学校,更加不会有获得知识的幸福感。家长尽量自己带孩子,再苦再累及时间陪孩子那怕是让他力所能及的参与到你的劳动、工作中,用你对工作的态度感染孩子。亲情、责任感是孩子学习最大的动力,让孩子参与劳动,让他感受你对他的爱。即使你是老师,也不要过早的给孩子灌输理论知识。让孩子接触生活,真正的知识就在生活中,通过生活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和学习能力。生活中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习惯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会产生

5、潜移默化的影响。张教授还通过“头”的最后一笔是点还是捺的问题,他介绍许多因为一点偏差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情,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差别的重要性,让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萧少秋讲师给大家谈了读万卷书读出人生的智慧,一要读书要读万卷,二是读什么书?三是如何读书?通过家长与老师读书来感染孩子,提高自己修养的同时还能带动孩子。读书一般意义上讲是“学谋生之术,取进身之阶”,这样的读书只读一阵子达到目的就不读了。而读万卷书是人生的一种休养方式,这需要不间断的读书,尽量多读一些书。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读文史哲经社。读文学作品就是读社会,读自己无法亲历的

6、社会。读历史,读人生:数英雄,论成败,英雄自古无成败。识大体,明大势,无道不可成大事。读哲理解信仰、忠诚及宽容,读经典提高鉴赏能力等等。多读书的同时还要学会融汇贯通,读读写写。读出不等于得到,人生的智慧要用一生去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