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述宾短语

文言文述宾短语

ID:32385780

大小:159.33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04

文言文述宾短语_第1页
文言文述宾短语_第2页
文言文述宾短语_第3页
文言文述宾短语_第4页
文言文述宾短语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述宾短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文言文述宾短语目录:1、受动述宾短语:1)受事述宾短语;2)处所述宾短语;3)对象述宾短语;4)原因述宾短语;5)“以为”类述宾短语。…………………………………………………………………………………12、致动述宾短语:1)使动述宾短语;2)意动述宾短语。……………………………………………………63、双宾述宾短语:1)间接宾语类;2)直接宾语类;3)使动宾语类。………………………………………84、宾语前置: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2)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3)“是”、“之”复指宾语前置。……………………

2、………………………………………………………………………10述宾短语在谓词性短语中,述宾短语是前中心短语。通常,普通宾语可以分为:受动宾语受动宾语:在句子里,当主语是施事时,由施事主语发出述语所表述的行为、活动,而宾语是与这些行为、活动有某种关系的人、物、事,这样的宾语就叫做受动宾语。和致动宾语致动宾语:致动宾语是与受动宾语不同的另一类宾语。在句子中,主语是施事,但这个施事主语并不发出述语所表述的变化、行为,而是发出另一个行为;这个行为能使宾语所表示的人、物成为述语所表示的变化、行为的话题,这样的宾语就

3、是致动宾语。两大类。这里,主要以这两类宾语为基础,来介绍述宾短语。以下分为四个问题说明:1)受动述宾短语;2)致动述宾短语;3)双宾述宾短语;4)宾语前置。一、受动述宾短语受动述宾短语中,常见五种短语:1)受事述宾短语;2)处所述宾短语;3)对象述宾短语;4)原因述宾短语;5)“以为”类述宾短语。以上五种短语中,受事述宾(受事述宾短语简称受事述宾,下同)最常见,通常由及物动词,尤其是真他动动词真他动动词:典型的及物动词。构成;处所、对象和原因述宾则常常由不及物动词构成,其中有少量由及物动词构成;而“以

4、为”类述宾则主要由动词“以为”构成。1、受事述宾短语受事述宾中的宾语表示受事。在行为活动中,承受某种行为并相对消极、被动的一方是受事。受事述宾中的动词通常是及物动词,常见的受事宾语主要有以下四种。1)无生名词所表示的事物通常是消极、被动承受行为的一方,所以它们常充当受事宾语注意:这里从宾语的词性为无生名词来判断受事述宾。。生活动词、支配动词常带无生名词做宾语,并构成受事述宾这里从动词谓语为生活动词和支配动词常带无生名词来判定受事宾语。。例如:○《礼记·曲礼上二》:有疾则饮酒食肉。本例中的“饮”、“食”

5、是生活动词,其后分别带无生名词“酒”、“肉”作受事宾语。○《左传·昭公元所》:后子享享:<动>宴请,以酒食待客。后作“飨”。晋侯,造舟造舟:源于:周文王成婚时,曾并船为桥,纳聘于渭水。于河于河:介词宾语作状语后置。。本例中的“造”是支配动词,其后带无生名词“舟”作受事宾语。○《左传·文公十年》:宋公违命。本例中的“违”也是支配动词,其后带无生名词“命”作受事宾语。2)有生名词也常是受事宾语。与无生名词构成受事述宾不同的是:有生名词所表示的人物等是有意志的,有的受事是被迫承受述语所表述的行为,有的受事则

6、是情愿承受述语所表述的行为。支配动词和人事动词带有生名词做宾语后,常构成受事述宾。例如:○《左传·桓公十一年》:宋人执郑祭仲。本例中,“执”是支配动词,其后带有生名词“郑祭仲”,但宾语是被迫承受行为。○《公羊传·僖公元年》:公子庆父弑闵公。本例中,“弑”是人事动词,其后带有生名词“闵公”,但宾语是被迫承受行为。12○《左传·桓公六年》:郑太子忽帅师救齐。这句例句很有意思,“郑太子忽”是体词性的同位短语;而后“帅师救齐”是谓词性的连谓短语。本例中,“救”是支配动词,其后带有生名词“齐”,但宾语是情愿承受

7、行为。○《左传·成公三年》:王送知罃。本例中,“送”是人事动词,其后带有生名词“知罃”,但宾语是情愿承受行为。注意:及物情态动词也可以带由有生名词充当的受事宾语。例如:○《韩非子·说林上》:卫君怨吴王。本例中,及物情态动词“怨”,其后带有生名词“吴王”充当受事宾语。○《荀子·大略》:晋人欲伐卫,畏子路。本例中,及物情态动词“畏”,其后带有生名词“子路”充当受事宾语。2)感知动词、情态动词中的及物动词后边带的谓词性词语、主谓短语、之字短语、其字短语等抽象宾语注意:由此可见,谓词性词语、主谓短语、之字短语

8、、其字短语等,都可以作宾语,是抽象宾语,通常也是受事宾语。,通常也是受事注意:由此可见,谓词性词语、主谓短语、之字短语和其字短语都可以充当宾语。。例如:○《孟子·梁惠王下》:诸侯将谋救燕“谋”与“救”都是动词,注意与连谓短语的区别。而例句是谓语与谓词性词语构成的宾语。。本例中的宾语“救燕”是谓词性宾语,动词“谋”是情态动词。○《史记·殷本纪》: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本例中的宾语“圣人心有七窍”是主谓性宾语,动词“闻”是感知动词。○《荀子·儒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