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下)

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下)

ID:32385922

大小:115.2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04

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下)_第1页
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下)_第2页
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下)_第3页
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下)_第4页
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第2期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1922—1997(下)张廷凯对象和范围。在教学论里研究教学内容,不可  二、我国课程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能展开来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深入到课程研课程论研究作为我国80年代教育学研究究的全部要素中去。既然二者有各自的研究领的一个新兴领域,从课程的基本概念到学科研域,就没有必要把课程论包括在教学论之中,使究的主要问题,出现了许多争议,这些争议和它成为教学论的组成部分,否则会束缚这门学对问题的探究,使课程领域充满了生机,并促科的发展。尽管课程和教学的关系比较密切,讲进了课程理论研究和课程改革实践的发展。这教学论时需要涉及一定的课程

2、论的内容,他建里只选择对课程论学科建设影响较大的争议问议在教学论的专著里,最好仍用“教学内容”或题作简要的介绍,以便进一步说明我国课程论“课程与教材”这样的标题,不宜用“课程论”学科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这样的标题,以免使人认为课程论只是教学论(一)关于课程论的学科地位及其和教学论的一部分,以为是教学论的下位理论。〔19〕关系问题的研究华东师大施良方在考察和分析了原苏联和关于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关系问题,多年来西方的不同观点后提出,随着课程理论的发展有一个争议:是教学论包括课程论,还是教学及科学发展的分化,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分开论要从属于课程论?王策三认为,两种主张都来已成不可遏制之势。他赞同

3、西方有关课程理有根据。“课程和学制相类似并联系密切,是受论与教学理论的目的—关系论,把课程和教学更高一级的规律如社会经济、政治、教育制度的关系看成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课程理论与和一般科学文化发展水平所制约的,主要不取教学理论是教育科学中两门并列的学科,从对决于教学过程中的规律和原则,教学论是为实教学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课程理论不是隶属现课程服务的。”王策三主张采取前一种观点,于教学理论的分支学科。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把课程看作教学内容的安排,因为没有教学内以及作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中介的课程,容的教学论是空洞的,课程事实上接受着、也是教学过程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课程是教育应该接受教学过

4、程规律的支配。在教学论中阐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基本体现,教学则是以课程述课程论,并不妨碍揭示它和高一级规律的联为依据而展开的。作为教与学的内容,课程是系。〔18〕教与学活动的中介,并制约着教与学的方但是,许多研究者很快就认识到,讨论课法。〔20〕程论和教学论谁包容谁,对这两门学科的发展北京师大桑新民从教育哲学的角度,阐述都是不利的,而倾向于把课程论和教学论作为了课程论和教学论研究的不同任务。他认为,教教育学的两个并行的下位理论,分别加以研究。育目标的对象化是在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学习陈侠认为课程论和教学论各有不同的研究主体的教育过程中实现的。这一过程可分为两·10·©1994-2007Chin

5、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个不同阶段,表现为三层次结构的两次转化:术界仍处于未确定状态一样,也是我国教育学第一阶段是要将人类社会中长期积累起界中使用得多而定义最差的概念。课程论要形来,并在当代社会中急剧更新发展的知识技能成自己科学的体系,不解决概念问题,研究难结构和道德情感结构转化为能被不同年龄学生以深入。课程研究者往往从自己对课程不同的所接受的课程结构,这是当代迅速发展起来的理解出发去研究课程的问题,各自得出不同的课程论所研究的课题;结论。我国教育学界对课

6、程本质的理解,不仅第二阶段则要完成课程结构向受教育者身受到我国古代典籍中如“宽着期限,紧着课心结构和实践活动结构的转化,这是教学论、教程”等传统看法的影响,国外课程研究者对课学法和当代方兴未艾的教育工艺学所共同研究程的多种定义对我国研究者在探讨课程本质时的课题。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综观我国对课程内涵的只有经过这两次转化,教育实践的目标才理解,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能顺利地对象化。他认为,在教育发展的早期,概念的定义也越来越精确。这两次转化是合为一体的,课程作为教育内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学界长期把课程的选择而包含在教学过程之中。课程设计与教看作与学科的等同或学科的总和。如

7、上海师范材编写从教学过程中分化出来是教育发展的需大学《教育学》编写组编的《教育学》认为要,课程论也应该从教学论中独立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称为课程”。〔23〕一些权与教学论并列的教育学分支学科。〔21〕威的教育辞书也沿用这样的定义,如《中国大经过长期的讨论和争议,目前课程论和教百科全书·教育》将课程定义为所有学科的总学论的研究者对课程论的学科地位的态度已趋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于明确,即课程论是与教学论并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