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求实学写作

求真求实学写作

ID:32388033

大小:3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求真求实学写作_第1页
求真求实学写作_第2页
求真求实学写作_第3页
资源描述:

《求真求实学写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求真求实学写作---小学生写作指导浅谈内容提要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属性,语文的人文性就是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注重素质教育的很好融合,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以以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去感染学生,以创设浓厚的课堂情景去感化学生,以教学中的细节和灵感去触动学生,使语文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而又丰富多彩。而小学作文则是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加强基础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指导学生写出真实的作文,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有本真意识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多年的语文教

2、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应该从多处着手,努力培养学生在写作上的“真实”。一、让学生自由选材,努力写出“真实感”。《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上特别提到,对作文,极为重要的一点是鼓励学生学会与生活结合,讲究自由表达、多写真人真事。但是在具体的写作指导中如何让学生写“真实”呢?我在作文教学中还给学生“作文自由”,只要能表达清楚明白,能“自圆其说”,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写谁就写谁,不受任何的束缚。这样就给了学生自由的空间,提高了写作兴趣,也为写出真情实感打下基础。比如在指导中高段学生写“通过一两件事写某个人”的作文时,我

3、是这样从如下角度去指导学生选材的。首先,这个人既可以是你的亲人,也可以是自己的同学、朋友、邻居;这个人既可以是你的“老熟人”,也可以是与你有“一面之缘”的人。从情感角度看,你对这个人可以是钦佩、喜欢,也可以是鄙视、厌恶……我先让学生来说说可以选择的写作对象,对于这个话题,学生比较有兴趣,个人的主动性被充分发挥出来。大家畅所欲言,将自己头脑中酝酿出来的对象筛选出来。这改变了以往总是要写好人好事的框架,摒弃了一贯的作文写法,防止出现作文的“假、大、空”现象。在明确了取材范围、确定好想写的人后,再启发学生思考,想想在跟“这个人”交往过程中,他(

4、她)的哪一两件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于让你对他(她)会有哪种情感。最后让老师为他样拟出几个参考题目:《为我带来_的人》、《我喜欢_》、《令人_的一个人》,或由学生自拟题目。这样一来,原本的那些条框被打散,学生的思绪被打开,不用说,他们写作上的热情自然高涨,有了热情,写出好的作文就成为了可能。二、允许学生自由立意,充分讲“真心话”。《修订大纲》中强调,作文教学要尽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努力调动学生多观察、勤思考、又练笔的积极性。学了关于蚕的课文后,班上养蚕之风盛行,人人都为拥有蚕宝宝而自豪。由于我们学校地处蒿坝,很多家庭都养了蚕宝宝,

5、这为学生提供了许多方便,不但在家里参与养殖,有的同学甚至把蚕带到学校来。上课也将蚕宝宝放在一个纸盒子里,偷偷观察与喂养,俨然身边宠物,几乎寸步不离。开始我觉得很头痛,因为上课过程中学生都会偷偷地看一下他们的宝贝,连老师上课都讲什么都不关注了,一定程度上还真的影响了课堂。而在下课时间则经常会看到三五个一群凑在一块儿交流“育蚕经”,有时还忘记了上课与作业。面对这种现象,我想到,不能简单地加以干涉与严管,我干脆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兴趣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一天上课,我特意向养蚕的朋友讨要了几只蚕带到课堂上,和学生讨论起“

6、养蚕经”来。当我问到同学们为什么要养蚕时,有的说“可以培养观察能力”,有的说“这非常好玩”,每个人都有自己冠冕堂皇的理由。还有一个学生反问我:“王老师,你为什么要养蚕?”我便明确地告诉孩子们:“老师小的时候家住章镇农村,家里养过好多年的蚕宝宝,但是当年只是为爹妈打下手,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蚕宝宝的整个生命的历程,算是个缺失,现在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补上这堂课,多学点知识。”我的话语听起来真实可信,让学生认同了我是他们养蚕大家庭的一员,是值得依靠的合作伙伴,接着,我又不失时机地要求学生养完蚕后每人交一篇作文,汇报自己养蚕过程中的体会,文章立意不限。

7、作文收上来以后,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的写作思路大有改变,以往写“春蚕”,不管他们是否真正懂得蚕的本性,不管是否知道它,熟悉不熟悉它,是不是真正爱它,总写的奉献精神,说“到死丝方尽”。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写:蚕繁殖太多了,蚕虽小却不忍心抛弃一条生命,这也是珍爱生命的体现;养蚕得花很多的时间,整个过程很辛苦,这体现了社会实践;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虽然辛劳,但长见识,这是生活和体验;有的为了探究蚕的生命奥秘,为了证实书本上的知识,亲自来喂养,并有时还对不同阶段的蚕作解剖观察);也有同学直言蚕既顽强(比如其他动物在石灰中根本存活不了,而蚕则活泼异常),

8、但又脆弱(吃了含有过多水份或者不洁净不新鲜的桑叶有可能就“拉肚子身亡”,不可以遇到一点农药的气息,否则死定了,真是令人无法想像)这也是生活辩证法则的最好体现……对于这一个相同题材,却有如此丰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