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构成的微粒

物质构成的微粒

ID:32389675

大小:544.0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04

物质构成的微粒_第1页
物质构成的微粒_第2页
物质构成的微粒_第3页
物质构成的微粒_第4页
物质构成的微粒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质构成的微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物质构成的微粒1、原子的构成质子原子核正(带电)原子(不带电)电)中子电子负(带电)(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核电荷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4)三决定决定元素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原子核说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2、元素(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注意:*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

2、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2)表示方法——元素符号——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大写a、书写方法:如O:氧元素表示某种元素一个氧原子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b、意义注意:*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单质如Fe、He、C、Si*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如3O:只表示3个氧原子3、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1)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同种元素的原子与离子比较:①质子数相等②电子数及最外层电子数不同,③电子层数可能相同(2)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注意: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电子数:则为阳

3、离子,如Al3+质子数<电子数:则为阴离子,O2--*原子数≠电子数为离子结构示意图9(3)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粒子的种类原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区别粒子结构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粒子电性不显电性显正电性显负电性符号用元素符号表示用阳离子符号表示用阴离子符号表示直接构成原子物质3.各微粒的关系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离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例如: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D(氯分子)(A、ClB、Cl-C、2ClD、Cl2)。保持CO2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CO2分子;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汞原子。在电解水这

4、一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是:质子(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一切原子都有质子、中子和电子吗?(错!一般的氢原子无中子)。由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电中性)。2、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但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②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③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但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

5、成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9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④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⑤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⑥化学式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如:Fe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单质。⑦要表示几个粒子(不论是分子、原子还是离子),在粒子符号前加系数。化学式中的下标表示每个分子中含几个这种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带电量标在符号右上角,元素化合价标在符号正上方。⑧物质是由分子、

6、原子、离子构成的。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硅和碳。由分子直接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如H2、O2、N2、Cl2等、酸和多数氧化物[非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组成]如CO2、H2O、SO3、HCl、H2SO4、一些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磷、硫等。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碱与盐(金属与非金属或原子团组成)如NaOH、CaCl2、MgS、NaF、ZnSO4。构成高锰酸钾的微粒是K+、MnO4-。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考点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

7、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3)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判断依据:有没有其他物质生成。(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来源:考点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9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