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文化传统中寻求精神自救

从东方文化传统中寻求精神自救

ID:32404956

大小:103.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2-04

从东方文化传统中寻求精神自救_第1页
从东方文化传统中寻求精神自救_第2页
从东方文化传统中寻求精神自救_第3页
从东方文化传统中寻求精神自救_第4页
从东方文化传统中寻求精神自救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东方文化传统中寻求精神自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转载]从东方文化传统中寻求精神自救(2011-05-0202:38:34)转载▼标签:转载原文地址:从东方文化传统中寻求精神自救作者:笛风杨林从东方文化传统中寻求精神自救                            (2011年4月13日广州讲座整理稿) 文/笛风杨林     声色头上睡眠,虎狼群里安禅,荆棘林内翻身,雪刃丛中游戏。竹影扫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潭州云峰志璇祖灯禅师偈     红尘中空谷蝉鸣,高楼间月光凝脂,欲海边渔村落照,屏显前柳絮轻扬。                     

2、             ——我的寄望,在世俗化时代重返心灵生活    各位晚上好!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从东方文化传统中寻求精神自救”,还有一个可替换的题目叫“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修身悟道”。前一个题目是在呼吁,有点“咆哮”的意思;后一个题目可能更朴实。   现在的人都在为生存而战,为博取名利地位而战。“心力外驰”成为现代人的通病,却很少人注意到我们内心还有一个真实不虚的世界,很少想到我们身心的付出已快要枯竭。我们心情不好,精力不济,脑子不够用,身体疲惫,爱心流失,心理阴暗,命运不佳……表面看这个人很强,很酷,很给力,很正常。突然有一天,他垮了,他疯了,他出事了,他走火入魔了。这样的人

3、我们见得多,已经习以为常。想想也不奇怪:人的身心早就被掏空了,外表的强大只是一层壳,命运只需为他选好一个时间地点,让这个空壳一触即破……   其实大家都差不多,都在慢慢变成空壳,这是这个时代留给我们的顽疾。我们没有自信,尽管表面上可以很自信;我们没有安全感,虽然可以用“咆哮”和“唱忐忑歌”来压抑心中的恐慌;我们没有发自内心的信念,尽管有一大推“励志”的空话来糊弄我们。   在这里,“信念”是一个关键词。信念不是一个装模作样的人生信条,信念对于生命个体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超级能量之源”。信念使个体心灵电光频闪,接通宇宙深处的超能频率,信念的真相就是“人神合一”。   请你把目光收回来,回

4、到内心,回到你心中的东方,回到东方的中国,重新拜谒中国古代的圣贤。在那里,开始你全新的以“修身”为起点的人生历程。尤其在这个充满诱惑、浮躁和种种乱象的时代,“修身”才是真正的“自强”!“修身悟道”有着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     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修身”资源的选择    前段时间有个现象值得注意,《孔子》和《阿凡达》争票房,《孔子》当然上不去,但时隔不久的《叶问》却不错。为什么《叶问》受欢迎?因为它是功夫片!《孔子》是形而上的,《叶问》是形而下的,现代人看重的是实用价值。但《叶问》也是文化啊。看看叶问这个人物,我总结了三点文化内涵:儒雅风范(儒)、技近乎道(道)、平常心(佛

5、)。这就是叶问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魅力!所以我看,时代可以变,制度可以变,我们喜欢和向往的文化人格这一点不会变!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是修身做人的文化。儒家要做君子,道家要做神仙,佛家要成佛。都想做一个完美的“人”,君子是兼善天下的好人,神仙是长生不老的真人,佛则是一个觉悟了的人。   那有人要问:这些文化难道不能拿来济世安邦吗?我的看法是,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在这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佛道我不说,就说儒家。儒家济世安邦我看是一个神话。儒家思想历来是一个教化人的东西,“礼”可以约束人,但约束人的人有那么君子吗?看看那些宫廷祸事、官场恶习、只说不做的虚仁假义,什么时候把礼义廉耻

6、当过真?伪君子倒是出了不少,以仁义道德的名义杀人的事也不鲜见。所以我跟学生讲,不要被中国的唐诗宋词四书五经美晕了,她背后是血雨腥风的中国历史!现代社会也改变不了这种状况。你看现在那些自称国学大师的人有几个是不搞钱的?还有现在的所谓儒商,说着说着就理解成了官商……不说也罢。理性点看,在现代化和世俗化浪潮的冲击下,儒家文化的声音有点虚弱,这还只是表层的现象,深层的问题是,现代社会整体社会结构变了,儒家文化的土壤没有了,空中楼阁做不起来,尤其是不能把它作为当代社会制度设计的依据。历史是我们的老师,尤其是近代史,包括儒学、佛学在内的传统文化可以救心,却不能直接拿来济世安邦,即使要济世也是从救心开

7、始。戊戌变法时章太炎梁启超谭嗣同就尝试用佛教思想济世,基本行不通。   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做人的文化,却仍有无穷的魅力!儒道佛在当代社会真正的价值是修身做人,在这个基础上做一个被世俗社会认同的有本事的人(比如武术、从艺、经商、从政、治学),这就是一个完美的现代人。   在这个前提下弘扬传统文化是比较实际的,不要把传统文化抬得太高,传统文化的价值就是修身做人,做一个真正有内涵、有大国风范的中国人。   中国人要自觉接受儒家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