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方法要点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方法要点

ID:32409222

大小:5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方法要点_第1页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方法要点_第2页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方法要点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方法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记叙文阅读u整体感知文本能力,欣赏评价能力是今年考查的重点。1、整体感知文本能力,不仅着眼全篇,而且把握相对独立的小的整体。比如:一个段落,一个场合,一种情况,一个人物,一个进程等。2、欣赏评价能力:欣赏:就人物形象、词句、写作特点谈点感受;评价:就思想、情感、现实意义谈看法。欣赏评价的关系:欣赏离不开感情,评价离不开写法。u首先要读懂文章——1、写了什么?(内容)2、怎样写的?(思路)3、为什么写?(主旨)u阅读步骤:1、速读文章,把握内容。2、仔细品味,归纳中心。3、浏览习题,留下印象。4、再读语段,逐一解题。一、速读文章,把握内容:了解文章大体内容,明白作者在文章里记了哪些事?写了什么人

2、?写了哪些景?状了什么物?抒了什么情?言了什么志?具体操作:1、从标题入手;2、逐段画出每段的重点语句;3、合并分层,理出文章结构。二、仔细品味,归纳中心:要很好地解答问题,必须先归纳文章的中心,这对解答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往往一个语段后的问题有很多都是围绕中心而设置的,不把握文章中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无法顺利地解题,有时还会解错题。具体操作:1、逐段画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2、找出文中议论抒情的段、句三、浏览习题,留下印象:为了能方便快捷地解答语段后的题目,应先将所有习题浏览一遍。这样做的好处有二:一是可以粗略地了解有哪些问题需要解答,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在浏览习题的时候有时会激活语段中

3、给你留下较深印象的某一点的记忆,而这个印象往往就是某道题的答案或答案来源,这样就大大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速度。四、再读语段,逐一解题认真审题,明确要求:是用一句话?还是用词语?还是用几个字?是用自己的话?还是用原文?是依次?还是填空?是简答?还是具体?是结合文本内容?还是结合自己?结合现实?u语言赏析——角度:①修辞:用了……修辞方法,把……拟成(比喻)成……,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现(表达、抒发等)了……②用词:从文中摘词,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点,表现了(表达、抒发等)了……③描写:用了……描写方法,摘句子,表现了人物……的特征。表达了……。④、从蕴含的哲理,给你的启示。

4、⑤、化用古典诗句,四字成语,引用古诗。要点:突出特点,增强文章趣味性、生动性,更有文学色彩。⑥、从表现手法上:对比或衬托u赏析记叙文语言的答题思路:1、审清要求,先表态。2、区别词义,得出表层理解。3、勾连全篇,追问表层理解的原因。4、感悟情感,得出表层理解的根本原因。词义比较不可少,勾连全篇很重要。步步追问寻根源,感悟情感别忘掉。u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形象生动突出事物特点。拟人:赋于某物以人的性格感情(喜怒哀乐等)排比:加强语气,增强语势;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激发读者的感情;夸张:突出所描绘的事物或情境的特点(程度);设问: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复:加强语气,增强语势;

5、对偶:句式整齐,押韵。u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交代背景  二、渲染气氛三、烘托人物  四、推动情节 注意不要堆砌描写的作用。u记叙文文中画线句的作用注意扣住文章中心及内容答根据位置:内容、结构记叙文开头句子的作用: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或思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表述方法:画线句子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上文……内容,开启下文……内容。(由……内容自然过渡到……内容)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内容,引出

6、下文……内容)记叙文结尾句子(段)的作用:1、篇末点明……主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u理解感悟启示类题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一点)结合文本内容谈自己的理解理解感悟启示类题答题时要注意:①先明确作者的思想感情(某一点)②结合文本内容③谈自己的理解④避免空泛,“谈”的内容应从原文生发,要中心明确,要表现正确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⑤“谈”时要根据题意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议论记叙相结合);语言力求简明扼要(注意文字数量的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