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离散元的物理模型、算法及应用

颗粒离散元的物理模型、算法及应用

ID:32419924

大小:388.4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颗粒离散元的物理模型、算法及应用_第1页
颗粒离散元的物理模型、算法及应用_第2页
颗粒离散元的物理模型、算法及应用_第3页
颗粒离散元的物理模型、算法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颗粒离散元的物理模型、算法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颗粒离散元的物理模型、算法及应用会议手册中国北京2018年1月15日“颗粒离散元的物理模型、算法及应用”会议日程及专家简介会议日程:9:00-9:10会议介绍鞠杨教授AnEnergyConservedDiscreteElementContactFrame-9:10-9:50冯云田教授workforNon-sphericalParticles9:50-10:10学术讨论CTIdentificationandFractalCharacterizationof3DP-10:10-10:30ropagationandDistributionofHydro

2、fracturingCracksin鞠杨教授主持人:Low-permeabilityHeterogeneousRock李世海教授10:30-10:50学术讨论10:50-11:10DEM与物质方法(MPM)耦合建模的方法孙其诚教授11:10-11:30学术讨论高性能兼顾高可扩展性的计算平台架构11:30-11:50马照松高工与可视化方案11:50-12:10学术讨论一类粉质黄土的临界状态力学实验13:30-13:50许领教授及微观机理研究现状主持人:13:50-14:10学术讨论鞠杨教授14:10-14:30可变形颗粒模型与渐进破坏率李世海教授1

3、4:30-14:50学术讨论自由讨论(每人发言时间不超过五分钟)专家简介(按照报告顺序)冯云田教授题目:AnEnergyConservedDiscreteElementContactFrameworkforNon-sphericalParticles英国斯旺西大学(UniversityofWalesSwansea)土木工程系终身教授。1993任英国斯旺西大学高级研究员,2009年任英国斯旺西大学教授。近30年来,冯云田教授在计算力学和岩土工程与科学计算领域一直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近十多年来,重点研究领域为非连续介质与散体力学。重点研究了LBM与D

4、EM耦合方法及在颗粒-流体耦合运移中的应用,脆性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损伤、多重断裂与破碎过程的数值分析。从1998年起,冯云田教授在离散元法基础理论和算法的发展、完善与应用方面做出了许多独创性或国际领先的成果,是国际颗粒与块体离散元研究领域的学术权威。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H-Index指数达到22,他引次数总计1388次,单篇最高他引次数85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做大会报告或主题报告10余次。鞠杨教授题目:CTIdentificationandFractalCharacterizationof3DPropagationandDistribut

5、ionofHydrofracturingCracksinLow-permeabilityHeterogeneousRock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百千万人才与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矿山岩体力学理论与数值方法、岩体分形重构与灾变能量理论、深部岩体力学与动力灾害透明分析理论与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国际上率先

6、将3D打印与应力冻结技术应用于岩体非连续结构与采动应力场的透明可视化,形成了“矿山岩体力学与动力灾害透明分析”新的学术方向。主持完成国家97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20余项。作为负责人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团队”、江苏省“双创团队”项目等。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SCI论文70篇、EI论文76篇,授权发明专利19项(其中美国专利7项)。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孙其诚教授题目:D

7、EM与物质方法(MPM)耦合建模的方法清华大学水利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颗粒介质力学和颗粒/流体两相流的基础研究,应用于堆石坝变形分析、核反应堆球床颗粒流计算以及山地灾害起动和流动机理分析,先后承担科技部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美国全球创新计划项目以及欧盟国际合作项目等。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论文90余篇,出版《颗粒物质力学导论》、《颗粒物质物理与力学》和《MechanicsofGranularMaterials》等著作3部,获2015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马照松高工题目:高性能兼顾高可扩展性的计算平台架构与可视化方

8、案现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近年来主要开展有限元、离散元方法研究,各类高性能算法特别是基于GPU的高性能算法研究,加速可达数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