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下隐喻口译研究

关联理论下隐喻口译研究

ID:32429419

大小:4.23 MB

页数:101页

时间:2019-02-04

关联理论下隐喻口译研究_第1页
关联理论下隐喻口译研究_第2页
关联理论下隐喻口译研究_第3页
关联理论下隐喻口译研究_第4页
关联理论下隐喻口译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联理论下隐喻口译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中图分类号——UDC..............................—.硕士学位论文学校代码!Q三三3密级公珏关联理论下隐喻口译研究StudyonMetaphorInterpretingfromthePerspectiveofRelevanceTheory作者姓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学院(系、所):指导教师:肖娟翻译硕士英语口译外国语学院李清平教授论文答辩日期兰!举塑!乡答辩委员会主席磨盘中南大学2013年11月万方数据STUDYONMETAPHORINTERPRETINGFRoMTHEPERSPECTIVEOFRELEVANC

2、ETHEORYTHESISSubmitted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TranslationandInterpretingTotheGraduateSchoo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byXiaoJuanSupervisor:Prof.LiQingpingNovember2013CentralSouthUniversity万方数据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

3、除了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共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作的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作者签名:丝日期:—至生年旦月丛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和指导教师完全了解中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本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

4、用复印、缩印或其它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论文待解密后适应本声明。作者签名:趟日期:丑年』月』日聊签豳日期:j堕年生月』日万方数据摘要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无所不在的,它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民族,社会文化背景等的不同,人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往往存在差异。反映人们的思维方式的隐喻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其语言表现也不尽相同。隐喻的翻译成为了口译的一个难点。本文旨在通过对2003-2012年十年间总理记者招待会中隐喻的口译进行研究,寻找到有效的隐喻口译方法。关联理论是Sperber和Wilson从认知角度提出的理论。关联理论认为隐

5、喻属于一般话语,不需要特殊的解释能力。其次,作为一种特殊的跨语言交际行为,口译实际是一次双重的明示——推理过程。因此关联理论中最佳关联原则对隐喻口译具有指导作用。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研究口译中隐喻英译。本文首先交代了论文的写作动机,写作意义及数据收集方法。其次是对隐喻的概述,包括隐喻定义,分类,及以往的隐喻口译研究。然后对指导隐喻口译研究的关联理论进行介绍。最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者根据隐喻的定义和分类,对收集的2003年-2012年十年间的总理记者招待会语料进行分析,统计了每年记者招待会中使用的隐喻数量和隐喻的翻译方法。并根据隐喻意象的保留情

6、况将翻译方法分为四类,即保留原语意象,转化为译语意象,保留原语意象并加以解释,去除意象。在统计隐喻口译中四种不同的翻译方法比例后,为帮助译员更好地完成以后的口译任务,作者从分析了口译过程中译员采i万方数据用不同方法的原因,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即口译中遇到文化普遍性隐喻时,译员倾向于保留原语隐喻特征,而面对文化特殊性隐喻时,如果译语中存在具有相似意义的隐喻,可以将其转化为译语隐喻,若不存在,且隐喻在原语中被反复强调,可以在保留原语隐喻特征的基础上加以解释,但由于口译任务的时限性和紧迫性,在面对文化特殊性隐喻时译员倾向于去除隐喻特征。关键词:隐喻,

7、口译,关联理论,最佳关联万方数据AbstractModemcognitivelinguistsholdtheviewthatmetaphorisubiquitous.Itplaysanimportantroleinhumancommunication.Duetodifferentnationalitiesandculturalbackgrounds,thereexistsdifferenceincognitionandthinkingmodes.Thusmetaphorswhichreflectpeople’Sperceptionalsovaryin

8、differentlanguages.Andmetaphorinterpretinghasbecomean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