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磨型高性能混凝土在高拱坝建设中的试验研究

抗冲磨型高性能混凝土在高拱坝建设中的试验研究

ID:32441459

大小:226.6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4

抗冲磨型高性能混凝土在高拱坝建设中的试验研究_第1页
抗冲磨型高性能混凝土在高拱坝建设中的试验研究_第2页
抗冲磨型高性能混凝土在高拱坝建设中的试验研究_第3页
抗冲磨型高性能混凝土在高拱坝建设中的试验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抗冲磨型高性能混凝土在高拱坝建设中的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冲磨型高性能混凝土在高拱坝建设中的试验研究丁照祥(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乌鲁木齐830000)【摘要】在严寒、高蒸发、年温差较大的地区建一座高拱坝,需要解决拱坝深孔泄洪和溢洪道抗冲磨混凝土的耐久性、抗裂性问题。对高性能抗冲磨混凝土的耐久性、力学性能等指标展开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试验成果配合比满足了设计控制指标及工程建设需要。本文详细论述了该试验的过程及成果。【关键词】抗冲磨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1概述性。配合比设计试验的技术路线为:掺粉煤灰、低水胶1.1工程概况比、较低用水量、高含气、较低坍落度控制,以满足抗冲布尔津山

2、口水电站库容为2.22亿m,属大(2)型磨混凝土“强度、抗渗、抗冻、抗裂、抗冲磨”要求,达到Ⅱ等工程,为常态混凝土拱坝,最大坝高94m。坝址地适宜强度、较好施工性、高性能化和较好的抗裂目的。区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一41.2℃,年最高性能混凝土主要设计指标:强度、抗冻、抗裂、抗大温差80.6℃;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3.4mm;多年平渗。混凝土级配为三级配,设计标号C2840W6F300。均蒸发量为1619.5mm;极端最大风速32.1m/s;最大2原材料冻土深127cm。主要气候特征:夏季炎热,冬季严寒,2.1水泥高蒸发量,日温差大,

3、年温差较悬殊,寒潮出现频繁。按就近取材的原则,试验采用P.I42.5型硅酸盐1.2大坝混凝土需要解决的问题水泥,该批水泥物理力学和化学指标均满足《通用硅酸在严寒、高蒸发、年温差较大的环境恶劣地区建一盐水泥》GB175—2O0r7中P.I42.5水泥技术要求。座高拱坝,需要解决拱坝深孔泄洪口及溢流表孔混凝2.2粉煤灰土的抗冲磨、耐久性和抗裂性等问题。通过试验研究,试验采用的粉煤灰,检测结果满足《水工混凝土掺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了抗冲磨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中I级粉煤了适宜的施工配合比,解决了抗冲磨混凝土施

4、工及长灰要求。期安全运行的问题。为便于经济有效地利用粉煤灰,进行了粉煤灰掺1.3混凝土研究思路及指标量与水泥胶砂强度关系试验,粉煤灰掺量分别为0%、考虑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该拱坝泄洪、溢流面表20%、30%、40%,其试验成果见表1,粉煤灰不同掺量层采用高性能混凝土,以提高混凝土抗冲磨能力、耐久的胶凝材料水化热试验成果见表2。·5·一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年·第10期表1粉煤灰掺量与水泥胶砂强度关系试验成果编号,水泥用薰i粉i攥滚。--。抗压强度(Pa)抗折强度(MPa)《一量j0j_¨¨。28天3天7天28天F09.3l45002O.731.O4

5、7.85.O6.57.7F09-3l—l36o209017.325.040.64.15.47.3FO9.31.23153013514.622.536.93.64.97.2FO9.31.32704018012.518.330.12.94.26.3表2粉煤灰不同掺量的胶凝材料水化热试验成果2.3砂石骨料材料用量<¨%)iij¨¨水(采用C1料场的砂石骨料,细骨按天然砂40%、人P.I42.5水泥粉煤灰3天7天工砂60%的比例配制混合砂,细度模数满足2.64-0.21000232264的试验控制范围,各关键粒径累计筛余量均在中砂区802021024470

6、30l82215域内;粗骨料小石、中石、大石的各项检测结果符合6040177215《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_2O01)控制标准。由强度变化关系可知,水泥胶砂强度随粉煤灰掺粗骨料级配组合比例选择试验:根据最大密度和量增加而降低。粉煤灰掺量30%以内胶砂强度降低最小空隙率优选粗骨料的级配比例,对不同级配的粗幅度不大。骨料进行组合试验,选择了最大密度1970kg/m和最水化热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而降低;粉煤灰掺量小空隙率27.9%的骨料比例组合,三级配骨料比例为20%~30%之间水化热降幅较大,对降低混凝土发热小石:中石:大石=20:30:5

7、0,各级配粗骨料的组合比量有利。例与振实密度试验成果见表3。综合上述成果,设计龄期28天的混凝土配合比中粉煤灰掺量可按20%左右考虑。表3各级配粗骨料的组合比例与振实密度试验成果编v粒i;g臂粒擀诧锄()密度(km≥)l孔隙率()号*{mm、小石l一::一;_第_振实堆积振实GJ3-15~8O3035351744192436.229.6GJ3_25~803030401738192036.429.8GJ3—35~8O2525501784196434.728.1GJ3-45~803040301730192036.729.8GJ3-55~80203050

8、1790197034.527.92.4外加剂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试验采用NF一2型缓凝高效减水剂和PMs—3.1混凝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