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2442135

大小:201.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2-04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淮南二中2020届高一上学期第2次教学检测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周的舆服制度是贵族等级的标志之一。所谓“舆”是指车,“服”是指冠冕和服饰。册命舆服为官方的信物,为政府任命官员爵位、身份及权利的象征。公、候、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这表明A.舆服适应周礼的发展而得以不断完善B.舆服制度是专制王权强化的标志之一C.舆服制度对平民和奴隶的限制比较少D.舆服制度与分封制及礼乐制联系紧密【答案】D【解析】从材料“西周的舆服制度

2、是贵族等级的标志”“公、候、伯、卿、大夫、士的等级不同,所享用的舆服都不相同”中可以看出,在西周分封制下,舆服制度体现了等级制度,故D项正确,C项错误;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专制王权是秦朝开始的。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天下归一,咸阳跃升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咸阳横跨渭水南北两岸,北岸是以咸阳宫为主的宫殿区。秦始皇在此以咸阳宫为中心,仿建了六国宫殿145座,每座宫殿都有复道和咸阳宫相连,众星拱月,鳞次栉比。秦始皇如此设计北岸宫殿的意图是A.彰显财富,发展商业B.天下归一,皇权至上C.天下共主,尽享极乐D.

3、君临天下,思想控制【答案】B【解析】材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咸阳宫为中心”“众星拱月,鳞次栉比”可知,这样的设计体现出天下一统,皇权至上的思想,故B项正确;A项是经济,材料体现的是政治意图,故排除;“天下共主”是西周,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3.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立春、夏、秋、冬四大辅官。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按时令入朝,官位为正三品,但由于辅官皆来自民间,对朝典、朝章并不熟悉,难以娴熟,故而该官职在设立不到两年便被废止了。当时四大辅官的设立-19-A.体现了明初官僚机构的膨胀B.弥

4、补了丞相废除后的权力空白C.为中枢机构改革提供了借鉴D.极大地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答案】C【解析】“四大辅官。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说明不属于中央政治机构官职来管理政事,为后来内阁制的设置提供了借鉴,故C项正确;官僚机构膨胀不是材料体现主旨,故A错误;此时丞相还没有被废除,故B错误;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与丞相不同,所以不会加强君主专制,故D错误。4.据记载“伯利克里(或说厄菲阿尔特Ephialtes)颁布了出庭陪审者履行义务的津贴。在进入法院大厦之前,授给每一个陪审员一根出庭杖和一枚证章,凭证可以领受规定的

5、津贴两个欧布尔(Obol,以后又增加到三个欧布尔即半个德拉克玛)”这一作法A.反映雅典公民参与民主是为了获取津贴B.调动了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C.保证了每位雅典居民都能参与政权建设D.是伯利克里笼络民心的一种手段【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授给每一个陪审员一根出庭杖和一枚证章,凭证可以领受规定的津贴两个欧布尔(Obol,古希腊货币单位)”,联系所学,可知,这是古代希腊在伯里克里时期对公职人员实行的津贴制,以调动贫困的公职人员参加政治活动的积极性,故B项符合;A、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

6、公民的民主,并非“每位雅典居民”的民主,排除C。5.罗马帝国建立后,不断加紧对外扩张,建立了三十多个海外行省。伴随版图的拓展,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一些希腊人,主要是城市中的社会上层,也通过书面申请或他人举荐等方式从皇帝那里谋求官职或包括罗马公民权在内的民事权利。这主要说明了A.帝国境内不存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B.罗马公民权成为特权和荣誉C.帝国内的民族认同是迫于皇帝权威D.罗马法体系系统化和法典化【答案】B-19-【解析】从“一些希腊人,主要是城市中的社会上层,也通过书面申请或他人举荐等方式从皇帝

7、那里谋求官职或包括罗马公民权在内的民事权利”可以看出,罗马帝国通过授予公民权来表现对某一阶层的肯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说法错误,与实际情况不符;C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选项与材料无关。6.罗马法规定,在售卖过程中,需当着5名作为见证人的公民的面,由另一公民手持铜秤进行,购买者递上一块铜,庄严宣布物是他的,他已经将其买下;随后,“司秤”以铜击秤,并将铜块递给转让者。在缔结债务口约、设立遗嘱等方面,也存在类似的情景。这表明A.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B.公民法注重调节贸易和财产纠纷C.罗马注重保护贵族私有财

8、产D.经济活动交易双方具有公民意识【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罗马商品经济发展,在商品买卖过程中有着严格的程序和形式,体现了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A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财产纠纷,而是强调罗马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排除B。题干没有涉及注重保护贵族私有财产,而是强调罗马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排除C。题干反映经济活动交易双方受罗马法形式主义的影响,而不是公民意识的体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