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稀土氧化物的控制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纳米稀土氧化物的控制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ID:32466736

大小:5.09 MB

页数:151页

时间:2019-02-06

纳米稀土氧化物的控制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纳米稀土氧化物的控制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博士论文纳米稀土氧化物的控制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摘要由于稀土元素特殊的电子结构,稀土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质,在许多催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催化方面的研究却很少。稀土材料的催化活性除与其电子结构有关外,还与其组成、尺寸、物相、分散性、比表面积和表面状态等有密切关系,因此,稀土催化材料的控制制备引起全世界范围内科学家的研究兴趣。本论文在纳米稀土氧化物的控制制备新方法及其催化固体推进剂燃烧性能方面的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第二章中,首次以乙二醇为燃料采用溶液燃烧法一步合成了Ce02基纳米晶,通过由相关热力学数据计算得到的溶液燃烧的绝热火焰温度研究了乙二醇和硝酸根摩尔比

2、(EG,N03一)对燃烧产物性质的影响。乙二醇无毒、廉价易得、燃烧反应缓和,在溶液燃烧法合成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为了解决溶液燃烧合成纳米粒子中普遍存在的团聚问题,提高产物比表面积,提出了一种快速制备高比表面氧化铈基纳米粉体的新方法一盐助溶液燃烧法(SSCS)。研究发现在传统溶液燃烧合成(CSCS)的混合液中加入可溶性惰性盐导致产物比表面积剧增十多倍,得到4《nnl高分散性的纳米氧化铈粒子。该法应用于Ceo75Zro2502固溶体的制备发现Ceo7,Zro2502比表面积由不加NaCI时的17.34m2/g剧增至208.17m2/g,产物为球形粒子之间松软团聚形成的介孔结构。第

3、二章还研究了乙二醇量和盐量对产物性质的影响,初步讨论了盐助燃烧合成高分散性的Ce02基纳米粒子的可能机理,考察了合成的Ce02基纳米粉对高氯酸铵(AP)热分解的催化效果。基于第二章的工作,第三章首先研究了以乙二醇为燃料采用SSCS法直接制备高分散性的钙钛矿型LaMn03纳米粒子。产物粒子的物相、分散性和形貌可以通过调节乙二醇量和NaCl量进行控制。非常有意义的是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得到立方相和斜方相的LaMn03纳米晶以及大小均匀的钙钛矿型LaMn03立方形纳米粒子。以甘氨酸为燃料采用SSCS法得到的含NaCI的前驱体经一定温度煅烧处理制备了高分散性的钙钛矿型NdC003纳米粒子。

4、NaCI的引入抑制了粒子的烧结和团聚,使产物比表面积由CSCS法的1.7m2/g增至43.2m2/g,团聚的大颗粒变成了粒径约10nm分散粒子。除提高煅烧温度外,NaCI的加入及其量的增加在煅烧过程促进钙钛矿相的形成和晶粒度的增大。TG-DSC结果表明SSCS法合成的纳米LaMn03和NdC003对AP的热分解有强烈的催化活性,前者最多使AP的高温分解峰温降低103.9℃,表观分解热增加838J/g;后者最多使得AP的高温分解峰温降低116.7℃,表观分解热增加947J/g,其催化性能与合成AB03粒子的大小、分散性和物相有关,但是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比表面积大小,最后初步探讨了纳米

5、AB03催化AP热分解的机理。摘要博士论文在第四章中,首次通过非水相体系的乙二醇凝胶燃烧法制备了纳米Y203和Nd203及其掺杂产物。制备的Y203粒子呈球形,粒径约20nm:Nd203粒子呈球形,分散性好,粒径在30~40rim。另外研究了乙二醇与金属离子的摩尔比和煅烧温度对产物性质的影响,该制备方法条件控制简单,成胶时间较短,避免了掺杂时偏析的出现。催化性能研究表明2wt.%的纳米Y203和Nd203可分别使AP的高温分解峰温降低106.7℃和96.2。C,表观分解热增加645J/g和625J/g:在Y203和Nd203中分别掺入3.4%的F矿,C02+,Ni2+,Cu2+和M

6、n2+,可使AP的高温分解峰温进一步降低1~10"C,表观分解热增加;随着C02+掺入量的增加,掺杂后Y203和Nd203使AP的表观分解热增加,高温分解峰温度变化不大或有所降低。为了便于放大制各,第五章首先研究了以NdCl3"6H20+CoCl2"6H20+6NaOH为原料,机械化学法制备钙钛矿型NdC003纳米粒子。通过利用球磨过程原位生成的和外加的NaCI在煅烧过程的阻聚作用,可以改善产物粒子的分散性和形貌。随着外加NaC!量的增加,产物的分散性提高,比表面积增大,还能促进NdCoO,成相。当外加的NaCI量和煅烧温度合适时,可以得到高分散性的NaC003立方形纳米粒子和纳米

7、方棒。该法的特点是原料易得,操作方便,工艺简单,产率高和易于工业化制备。然后以Nd203和C0304为原料,采用湿固相机械化学法通过在球磨过程中添加稀释剂ZnO制备了粒径在10-23nln的椭球状NdC003。随着ZnO量的增加,产物比表面积由原来7.39m2/g增至36.11m2/g;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产物晶粒度增大,比表面积减小,但是该法制各时间长,能耗较大,稀释剂ZnO完全分离较为困难。最后考察了分别以氯化物和氧化物为原料机械化学法制备的纳米NdC003对A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