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证券信息披露义务的民事责任研究

违反证券信息披露义务的民事责任研究

ID:32476690

大小:1.99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2-07

违反证券信息披露义务的民事责任研究_第1页
违反证券信息披露义务的民事责任研究_第2页
违反证券信息披露义务的民事责任研究_第3页
违反证券信息披露义务的民事责任研究_第4页
违反证券信息披露义务的民事责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违反证券信息披露义务的民事责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违反证券信息披露义务的民事责任研究导师:汪世虎教授作者:鲍咪咪中国-重庆二00七年四月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新《证券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则》、《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管理办法》的相继出台,对违反信息披露义务民事责任的规定日益全面,操作性也逐渐增强,但并不成熟,有些规定甚至与我国的国情不符,无法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2、也不利于保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违反信息披露义务民事责任仍需进一步完善。正是基于这一点,笔者拟从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概念入手,从对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概念界定、民事责任的性质与责任承担方式、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及民事责任的诉讼实现机制四个方面探i,-J-违反信息披露义务民事责任的完善,在对上述证券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作简要评价的同时,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对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界定。本部分首先通过对违反信息披露义务与虚假陈述、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遗漏、不正当披露、错误预测的概念辨析入手,准确介绍了违反信息披露义务

3、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然后分析了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表现形态。笔者认为,除虚假陈述、误导性陈述、遗漏及不正当披露外,错误预测也应作为一种独立的行为样态,并对各表现形态的认定尤其是错误预测的认定做了详细的阐述。最后探讨了重大性标准。本文认为,我国应采用“投资者决策标准”。第二部分是违反信息披露义务民事责任的性质与责任承担方式。首先分析了违反信息披露义务民事责任的性质。笔者认为,在证券发行阶段,该责任为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的竟合,应允许投资者选择适用;在证券交易阶段,该责任宜认定为侵权责任。其次,探讨了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本文认为违反信患披露义务的行为不

4、仅侵犯了投资者的财产权,更侵犯了投资者的知情权,因而在赔偿责任之外,还应加入停止侵害等救济人身权的责任承担方式;而在违约责任中,则应允许投资者撤销合同。第三部分是违厉嘴息披露义务的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该部分论述了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本文认为,鉴于违反信息披露义务主体的复杂性及各主体违反信息披露义务行为的多样化,应在传统的违法行为、损害后果、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间的因果关系、主观过错四要件之外再加入责任主体要件。该部分首先分析了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民事责任主体。现行证券法对责任主体的规定已十分全面,但是对责任主体的宽泛规定却

5、带来很多问题。新《证券法》第78条通过禁止性规范确定的责任主体未规定民事责任,笔者认为宜由法律明确规定禁止性义务主体的民事责任。另外,新《证券法》理清了发起人、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的关系,明确了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民事责任主体地位,值得肯定。其次,分析了违反信息披露义务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本文认为,违反信息披露义务的行为造成的损害不应仅限于财产利益损害,还应包括权益损害。再次,探讨了违反信息披露义务与损害后果间的因果关系理论。笔者认为,我国违反信息披露义务与损害后果间的因果关系应适用信赖推定原则,并阐述了原因。最后,分析了归责原则和免责事

6、由。本文认为,发起人、发行人或上市公司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发行人或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和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及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保荐人、承销的证券公司及专业服务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适用过锗推定责任,其他禁止性义务主体适用过错责任;对各责任主体的免责事由,应区分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分别认定。对于专业人员的免责事由—克尽职守和合理调查的认定应以专业标准为判断尺度,对于非专业人员克尽职守和合理调查的认定则应以一般理性人在相同情况下所能尽到的克尽职守和合理调查的程度为准。同时,对《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管理办法》、((保荐人尽职调查工作准

7、则》做了肯定陛的评价。第四部分是违反信息披露义务民事责任的诉讼实现机制研究。首先分析了违反信息披露义务民事责任的诉讼形式。通过对集团诉讼、选定当事人诉讼、团体诉讼及我国的代表人诉讼进行比较分析,本人认为我国应引入团体诉讼,在投资者保护基金会项下设立投资者服务与保护中心代表投资人进行诉讼。然后探讨了诉讼的前置程序,通过对设立前置程序的利弊分析,笔者认为前置程序的设置不仅于法不合,更剥夺了投资者的民事诉权,应予废除。最后讨论了诉讼时效。笔者认为,《规定》中的诉讼时效规定以前置程序的设立为前提,不具有稳定性,且2年的诉讼时效规定过长,建议设立1年的

8、特殊诉讼时效并规定5年的最长诉讼时效保护期间。关键词:违反信息披露义务虚假陈述民事责任救济机制AbstractSo细misrepresentationonsecu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