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文】肥达反应.ppt

【5A文】肥达反应.ppt

ID:32477902

大小:1.31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07

【5A文】肥达反应.ppt_第1页
【5A文】肥达反应.ppt_第2页
【5A文】肥达反应.ppt_第3页
【5A文】肥达反应.ppt_第4页
【5A文】肥达反应.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5A文】肥达反应.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肥达氏反应原理: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H抗原,以及引起副伤寒的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受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作为临床上诊断伤寒和副伤寒的参考。实验材料(1)待测血清(1:10),伤寒杆菌O、H菌液,甲型副伤寒杆菌(PA)和乙型副伤寒杆菌(PB)H菌液,生理盐水。(2)小试管,吸管,试管架,吸耳球(或橡皮乳头),水浴箱,记号笔等。方法:①在试管架上放4排试管,每排支,做好标记。②每排每支试管各加入0.5ml生理盐水。③每排第1管中分别加入待测血清0.5ml。混匀后

2、用吸管吸取0.5ml混合液加到第2管内。混匀后再从中吸取0.5ml液体到第3管中,如此重复直至第6管。第6管稀释完后吸取0.5ml混合液弃去。第7管不加待测血清作阴性对照。每一排试管均重复上述步骤。④在第1排每个试管中加入伤寒杆菌“O”抗原0.5ml,第2排,第3排和第4排则每管分别加入0.5ml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的“H”抗原。⑤将所有的试管充分振荡,使其混匀,置50℃水浴45分钟,取出观察结果。肥达反应稀释法示意表试验管(每管0.5ml)对照管1234567生理盐水0.50.5

3、0.50.50.50.50.5-1“O”抗原0.50.50.50.50.50.50.52“H”抗原0.50.50.50.50.50.50.53PA抗原0.50.50.50.50.50.50.54PB抗原0.50.50.50.50.50.50.5血清最终稀释度1:401:801:1601:3201:6401:1280-抗原构造与分类成分产生抗体产生特点制备反应特点O抗原LPSIgM出现早维持时间短酒精处理或加热反应速度慢颗粒状凝集H抗原蛋白质IgG出现较晚,维持时间长甲醛固定后使O抗原被遮盖反应速度快絮

4、状凝集肥达实验结果判定血清的凝集效价(滴度):是指能与一定量的抗原发生肉眼可见的明显凝集的血清最高稀释倍数。血清效价代表血清中抗体的含量,血清效价越高,所含抗体的量愈多。结果判断1、正常凝集效价伤寒沙门菌“O”抗体凝集效价在1:80以下,伤寒沙门菌“H”抗体在1:160以下,甲、乙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体凝集效价在1:80以下。2、病程中动态观察二份血清,第二次效价增长四倍以上有意义3、O与H抗体在诊断上的意义OHAB诊断意义(可能)伤寒及副伤寒感染早期/交叉反应伤寒及副伤寒感染晚期/预防接种/非特异

5、性回忆反应伤寒甲型副伤寒乙型副伤寒接种伤寒及副伤寒三联疫苗非肠热症/早期用抗生素/免疫功能低下O与H抗体在诊断上的意义实验二其他细菌白喉棒状杆菌:G+一端或两端膨大,排列不规则,常呈栅栏状或英文字母样,如V、W、X等观察异染颗粒炭疽杆菌:G+粗大杆菌,两端平切、排列呈竹节状;有荚膜,芽胞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央肉毒梭菌:G+粗大杆菌,芽胞位于近极端,成网球拍状实验二炭疽杆菌菌落30~35℃,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形成灰白色粗糙型菌落,边缘不整齐,在低倍镜下观察呈卷发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