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文】高考语文之送别诗鉴赏.ppt

【5A文】高考语文之送别诗鉴赏.ppt

ID:32478996

大小:4.30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9-02-07

【5A文】高考语文之送别诗鉴赏.ppt_第1页
【5A文】高考语文之送别诗鉴赏.ppt_第2页
【5A文】高考语文之送别诗鉴赏.ppt_第3页
【5A文】高考语文之送别诗鉴赏.ppt_第4页
【5A文】高考语文之送别诗鉴赏.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5A文】高考语文之送别诗鉴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代诗歌鉴赏专题【5A文】高考语文之送别诗鉴赏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或为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仕途奔走,或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异域而离别亲人、恋人、友人古时交通不便,路途艰险,通讯落后,正所谓“一别心知两地秋”“中间消息两茫然”黯然销魂者,唯 而已矣!——江淹《别赋》真题回放2013湖北卷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

2、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参考答案(1)(3分)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2)(5分)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

3、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一样的不一样的情怀送别诗赠友送别诗主要为抒写离别之情。高考将考查其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选为高考题的赠友送别诗在表情达意方面又和一般的送别诗不尽相同,除表现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深厚友情之外,常常还抒写了对朋友的勉励之情,较为乐观向上。一、赠友送别诗思想情感1、情感特征:(离愁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1、抒写亲人、情人间的离别2、抒写同僚、朋友间的离别A、送好友到外地去做官诗人摆酒相送,其间充满了殷殷的叮嘱和深深的情谊。B、友人或同僚却都是被贬的,诗人在送别好友的同时,或表达政治上的失意,或渲泄对朝廷的不满,或表明对友人遭遇的同情与宽慰

4、,感情深切而动人。C、送友人去远征,充满豪情壮志,感情慷慨激昂D、送友人去远游,写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意境高远,情深意浓。E、送者和行者,都是旅途中的一个匆匆过客内容和思想感情2、抒情方式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的《赠汪伦》1、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A、比喻显情:《送沈子福归江东》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B、借物抒情:《赠别(其二)》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C、借景抒情:《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

5、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常会描写离别后的想象之景来表现对朋友的深情。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例如柳永《雨霖铃》中:“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4、乐景衬哀情所描写之景色彩鲜艳,画面优美,以此来反衬离别之苦多情自古伤离别——谈古诗词中的别离意象关于送别意象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别场面需要哪些关键

6、词?送别李叔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芳草长亭柳酒夕阳离愁别恨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别场面需要那些关键词?古道笛声山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带话,别情无极。——周邦彦《六丑》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柳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考题回顾(2002年全国17题)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过,“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

7、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此习俗产生的原因大体有三:“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王之涣《送别》很多考生不理解《折杨柳》为赠别、乡思名曲,就不可能得分,不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