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研究

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研究

ID:32485268

大小:29.3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8

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研究_第1页
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研究_第2页
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研究_第3页
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研究摘要:提高我国资源型城市群城市的竞争力在确保我国资源、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呼包鄂榆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进而针对该城市群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城市的人居水平、科技兴区、发展集约型经济、促进区域内产业的协调分工等政策建议。关键词: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因子分析一、引言与文献回顾呼包鄂榆城市群位于黄河几字形区域东北部,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包昆通道纵轴的北端,北与蒙古国接壤,西邻宁夏沿黄经济区,南邻关中-天水地区,是连接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群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市和陕西榆林

2、市,地域总面积17.4万平方公里,辖12个市辖区,26个旗县,2013年末该地区常住总人口约为1115.4万人。该城市群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以电力、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煤化工业等资源型产业为主。我国对于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文献较多,如李仁安、申家峰(2007)、刘锋等(2009)、李佳(2014)分别对中部地区4大城市群、沿淮地区25个城市、关中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许学强、程玉鸿(2006),王发曾、吕金嵘(2011),陈岗等(2013)对城市群内部城市竞争力的时空演变规律的研究。关于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国内文献未从政府主体角度考虑,仍缺乏全面性。此外,国内对呼包鄂榆城市群

3、的研究有张秋亮等(2012)对该地区县域经济的时空变化的探讨,刘嘉丽(2013)从资源型城市群角度对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分析,还尚未有对其城市竞争力的评价研究。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为提升该区域城市群的竞争力提出相应建议。二、呼包鄂榆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一)指标选取本文依据全面性、数据可得性、可比性和重要性的指标选取原则,除考虑综合经济竞争力、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与环境保护、教育与科技、对外开放5个方面外,另引入“政府效率”指标,以反映政府在提升城市竞争力中的作用,共选取20项指标,见表1:(二)城市竞争力因子分析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对原始数据进行z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因

4、素影响,按照特征值大于1提取了3个因子。其中,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森林覆盖率、单位GDP能耗下降率等6个指标在第一个因子(F1)上载荷较高,这些变量从物价和环境角度反映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贸易交易量,将其命名为“城市人居和发展质量”;地方财政收入、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数、城镇登记失业率、技术交易合同额等在第二个因子(F2)上载荷较高,这些变量反映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增长的能力,将其命名为“城市发展潜力”;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旅游收入、授权专利数量等在第三个因子(F3)上载荷较高,它们综合反映了城市的教育、消费、环保、医疗和政府管理,可以将其命名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三、

5、呼包鄂榆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分析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得出四个城市的各因子得分,并根据各因子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以及四市的各因子得分值,计算得出四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公式如下:F■=a■ZX1+a■ZX■+…+a■ZX■F■=a■ZX1+a■ZX■+…+a■ZX■F■=a■ZX1+a■ZX■+…+a■ZX■F=■F1+■F2+…■Fk其中,aij(i=1,2…k,j=1,2…n)为因子得分系数,ZXj(j=1,2…n)为各指标原始值经过Z标准化后的值。Pi(i=1,2…k,)为所选取的第i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P1+P2+…PK为累计方差贡献率。由表3知,包头作为联合国人居奖获得城市,在

6、“城市人居和发展质量”因子得分突出,而其他三市得分为负,均低于平均水平。呼包鄂榆地区是我国荒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截止到2013年,区域内土地荒漠化面积约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72.5%。以鄂尔多斯为例,适宜人类居住的平原地貌仅占该市总面积的4.33%,土壤荒漠化面积占据了其土地总面积的93%。鄂尔多斯在代表技术交易合同额、外商直接投资额等因素的第二因子――“城市发展潜力”得分最高,但其它三市得分普遍较低,说明城市群发展缺乏高科技产品、外来雄厚资金的支撑。呼包鄂榆城市群工业企业主要为依托资源加工的重化工业,除呼和浩特外,其余三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到其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均超过50%,榆林市在201

7、2年甚至超过了70%。产业结构趋同,二产以资源型重化工为主,缺乏科技创新产业的支撑,一旦资源面临枯竭,原有的产业结构不能很快转型,对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有较大威胁。呼和浩特在代表高校在校生、旅游收入、医疗卫生机构数等因素的第三因子――“城市综合服务能力”上表现最好,另外三市得分较低。该城市群近5年人口规模平均在1000万人左右,还不及我国东部地区一个地级市的人口,加之区域内缺少名校,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外来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不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