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校图书馆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

xx学校图书馆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

ID:32501603

大小:288.00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2-09

xx学校图书馆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_第1页
xx学校图书馆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_第2页
xx学校图书馆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_第3页
xx学校图书馆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_第4页
xx学校图书馆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xx学校图书馆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Xx学校图书馆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xx学校图书馆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Xx科技有限公司-40-Xx学校图书馆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目录一、智能化系统概述31、工程概况32、建设目标33、建设原则44、设计标准和依据45、智能化系统建设内容6二、综合布线系统81、系统概述82、总体规划设计83、信息点分布规划原则9三、有线电视系统101、系统概述102、总体设计规划10四、安全防范系统111、系统概述112、视频监控设计规划113、防盗报警设计规划124、电子巡更设计规划13五、一卡通管理系统141、系统概述142、总体设计规划1

2、4六、智能照明控制系统161、系统概述162、总体设计说明16七、背景音乐及公共广播系统181、系统概述182、总体设计说明18-40-Xx学校图书馆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3、扬声器点位分布规划18八、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201、系统概述202、总体设计说明20十、多媒体会议系统231、系统概述232、总体设计说明23十一、学校网络机房、图书馆机房工程251、工程概述252、工程设计范围253、工程设计说明25十二、综合管道桥架系统32-40-Xx学校图书馆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一、智能化系统概述1、工程概况xx学校是经省政府、

3、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公立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隶属省卫生厅,业务上接受省教育厅指导,主要开办医学专科教育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其新建的新区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19900平方米,框剪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一层。一层设基础部6个机房、贵宾休息室;二层设有采编部、图书、报刊加工、编目室,新书库房,文献资源建设室、自习室、目录检索区、读者活动多功能室;三层设有图文信息中心办公用房、休闲区、电子阅览室、网络中心机房;四层设有报刊阅览室、图文信息中心办公用房、社会科学书库(I—K类);五层设有社会科学书库(A—H,Z类

4、)、自然科学书库;六层设有社会科学样本图书阅览室、自然科学样本图书阅览室;七层设有基本书库、基本书库;八层设有基本书库、过刊、过报阅览室。整个图书馆的智能化工程将围绕着不同区域的功能规划为中心进行设计。2、建设目标图书馆数字化,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图书馆学界就提出了“电子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的概念;上世纪80年代末,“数字图书馆”概念开始出现。数字图书馆遂成为提供内容浩繁、经过整序的多媒体数字化信息和知识库的机构。从图书馆数字化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图书馆数字化是文献信

5、息从加工、组织、存储、传播方式到信息服务领域的全面变革。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各种知识增长迅猛,学科交叉迅速发展,文献量大幅增加,出版物种类繁多,学科文献分散,网络信息资源爆炸式增长,这就使得人们通过传统的文献工具来全面获得某学科文献资源已经变得相当困难,客观上要求通过数字化建设,建立一套数字化专业工具,从而提高文献利用的针对性和效率,更好地满足师生的教学和科研需求。建筑智能化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基础,只有在完善的智能化平台上才能实现数字化图书馆。智能化工程设计必须立足于数字化图书馆的高度,结构上体现先进性,设计一步到位,

6、实施分步进行。智能化系统的建设都必须要为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所服务,确保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稳定、安全及高效的运行,从而服务于广大师生。-40-Xx学校图书馆智能化系统规划方案3、建设原则A、系统的成熟性:本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将充分考虑采用技术的成熟性,对不够成熟的产品和技术将不予采用,这对于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即采用的技术和产品是经过多次实际考核的,采用后,安装调试完毕后,即能正常运行。B、系统的经济性:有效地控制系统集成的成本是本方案设计考虑地一个重要因素。不仅要达到系统设计的技术要求,同时也要在合理地

7、范围内控制系统成本,即相同技术条件下,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产品。C、系统的开放性:本方案采用和遵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业标准,使集成后的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该系统不仅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灵活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使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便于维护,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D、系统的可管理性:本系统建成后,应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在机电设备的管理相对简单的情况下,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变得相对复杂起来。网络是本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来保证系统高效、可靠、安全地运行。E、系统的可靠性:设计过程中将采取有

8、效的措施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包括提高系统的冗余能力,增加关键设备的容错性等。即出故障的概率很小,万一出故障后,停车维修的时间很短。F、系统的先进性:在设计的当时是先进的,以保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系统不致被淘汰。在保证成熟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先进。G、系统的高效率性:系统性能是系统集成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系统现代化程度的标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