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课例

《烛之武退秦师》课例

ID:32519591

大小:85.8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0

《烛之武退秦师》课例_第1页
《烛之武退秦师》课例_第2页
《烛之武退秦师》课例_第3页
《烛之武退秦师》课例_第4页
《烛之武退秦师》课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课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基于学习生成单的自主互助式教学实践——《烛之武退秦师》课例四、课堂实录课前准备:完成生成单“自主预学”部分。(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板书)。(二)预学成果展示1.展示师:课前老师已经请同学把自己的预学成果展示在黑板上,现在就依次请她们来讲解一下。生1:(讲解生成单上已经呈现的一词多义,内容略)关于一词多义,同学们还有没有疑问或者补充?生2:我再补充一个是“封”字,“既东封郑”这里“封”是动词,意思是“作为疆界”,“又欲肆其西封”这里的“封”意思是“疆界”。生3:我补充“辞”,课文中“辞曰”中的“辞”是“推辞”的意思;“辞”在文言文中还

2、有“告别”的意思。生4:我补充“焉”,“子亦有不利焉”这个“焉”是句末语气词“啊”;“焉用亡郑以陪邻”这个“焉”是疑问代词“怎么,哪里”;“不阙秦将焉取之”这个“焉”是兼词“于何”,“在哪里”的意思。师:请同学们拿笔记下刚才同学补充的“封”、“焉”和“辞”,具体的句子课后还可以去整理。生5:老师,我还有补充,我补充“知”。“君知其难也”中的“知”是“知道”的意思;“失其所与,不知”,这里的“知”同“智”,“明智”的意思。生6:我想补充“而”,“今急而求子”这里的“而”表示顺承,“缒而出”这里的“而”表示修饰,“朝济而夕设版焉”这里的“而”表示转折。师:刚才这位同学说“朝济而

3、夕设版焉”这里的“而”是表示转折,谁能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吗?生7:我认为这里的“而”是表示承接,早上渡过河傍晚就筑起城墙,“而”是“就”的意思,所以是承接。师:现在有一个同学认为是转折,有一个同学认为是承接,大家更赞成哪种看法。生8:我赞成这里的“而”是表示转折,因为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这里是说秦伯帮助了晋惠公,晋惠公答应给他两座城池,但是他早上渡过河晚上就在那里筑起了城墙,所以这里应该是表示转折,“然而”。师:这位同学解释的非常好,古代汉语离我们现在已经比较遥远,它的很多意思我们还是要根据上下文内容进行理解会更加恰当。师:刚才在大家的合作下,我们发现并理解了这篇课文中更多的一

4、词多义。现在请下一位同学来讲解词类活用。生1:(讲解生成单上已经呈现的词类活用,内容略)我再补充一个词语,是“与郑人盟”中的“盟”原来是名词,这里是与郑人“结盟”的意思,是作动词。同学们还有没有补充,或者不同的见解?生2:课本93页第一段中“且贰于楚也”这里的“贰”我认为是数词作动词,“两边从属”的意思。师:同学们对刚才两位同学补充的词类活用有没有疑问?生:没有。师:老师觉得有问题。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应该是某类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下词性发生暂时性的改变,我们才称呼它为词类活用。如果碰到疑问时,同学们会想到去翻阅《古代汉语词典》,那你就会发现这个“与郑人盟”的“盟”字在词典

5、里是解释为“立誓缔约”,应该就是动词,所以这里应该不是活用。而“且贰于楚也”这个“贰”字本身含义就是“不专心,从属二主”,也不是数词,所以也不是活用,古代只用“二”表示数字。所以,同学们平常还是要多多使用工具书去解决疑难问题。师:继续请同学上来讲解第三部分。生1:我讲的是古今异义词,“执事”在古代是对对方的尊称,现在“仪仗”的意思,应该是管事的人。师:这位同学说在现代汉语中“仪仗”是“管事的人”的意思,大家都认同这个意思吗?生2:我不认同,我知道的“仪仗”是指走在队伍前面的人手里拿着的东西。师:很好,我可以再帮你补充一下,仪仗通常指的是大型游行时举的牌子、旗子等物品。所以在

6、这里说“执事”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你赞同吗?生2:赞同。生1:然后是“舍郑以为东道主”这里“以为”在这里是“把……当作”,现在的意思是“认为”;然后就是“行李之往来”中的“行李”在古代是“外交使节”;现在的意思是“旅行出远门时的箱子等物品”;第四句中“夫人”在古时候是”那个人”的意思,现在的意思是“妻子”。第五个是“去”,在古代“去”是“离开”的意思,现在的意思是“到达”。请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生:没有了。师:感谢这位同学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上来讲解一下第四部分句式。生:“是寡人之过也”,“是……也”,这是判断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是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应该是“于君有

7、益”;“夫晋,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应该是“有何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是省略句,“以之为”,省略“之”,应该是“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师:这位同学讲解的非常流畅,知识点也讲解得很到位,我们给这位同学掌声好吗?生(活动):掌声2.齐读师:通过刚才这个环节,同学们对这篇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应该是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那么现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一次。生(活动):集体齐读课文。(三)合作探究师:正如同学们读到的“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郑国危矣”,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烛之武为什么会接受郑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