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比较研究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比较研究

ID:32526591

大小:8.52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2-11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比较研究_第1页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比较研究_第2页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比较研究_第3页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比较研究_第4页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目录摘要⋯⋯⋯⋯⋯⋯⋯⋯⋯⋯⋯⋯⋯⋯⋯⋯⋯⋯⋯⋯⋯⋯⋯⋯⋯⋯⋯⋯⋯⋯⋯⋯⋯⋯⋯⋯⋯⋯⋯⋯..3Abstract.....................................................................................................................√4.引言⋯⋯⋯⋯⋯⋯⋯⋯⋯⋯⋯⋯⋯⋯⋯⋯⋯⋯⋯⋯⋯⋯⋯⋯⋯⋯⋯⋯⋯⋯⋯⋯.5第一章绪论⋯⋯⋯⋯⋯⋯⋯⋯⋯⋯⋯⋯⋯⋯⋯⋯⋯⋯⋯⋯⋯⋯⋯⋯⋯⋯⋯.61.1研究背景及意义⋯⋯⋯⋯⋯⋯⋯⋯⋯⋯⋯⋯⋯⋯⋯⋯⋯⋯⋯⋯⋯⋯.

2、61.2文献综述⋯⋯⋯⋯⋯⋯⋯⋯⋯⋯⋯⋯⋯⋯⋯⋯⋯⋯⋯⋯⋯⋯⋯⋯⋯一71.2.1国外文献综述⋯⋯⋯⋯⋯⋯⋯⋯⋯⋯⋯⋯⋯⋯⋯⋯⋯⋯⋯⋯⋯71.2.2国内文献综述⋯⋯⋯⋯⋯⋯⋯⋯⋯⋯⋯⋯⋯⋯⋯⋯⋯⋯⋯⋯⋯91.2.3文献述评⋯⋯⋯⋯⋯⋯⋯⋯⋯⋯⋯⋯⋯⋯⋯⋯⋯⋯⋯⋯⋯⋯.111.3研究框架⋯⋯⋯⋯⋯⋯⋯⋯⋯⋯⋯⋯⋯⋯⋯⋯⋯⋯⋯⋯⋯⋯⋯⋯⋯121.4本文的贡献⋯⋯⋯⋯⋯⋯⋯⋯⋯⋯⋯⋯⋯⋯⋯⋯⋯⋯⋯⋯⋯⋯⋯⋯12第二章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机制比较⋯⋯⋯⋯⋯⋯⋯⋯⋯⋯⋯⋯⋯⋯⋯142.1股权激励模式设计原理比较⋯⋯⋯⋯⋯⋯⋯⋯⋯⋯⋯⋯⋯⋯⋯⋯⋯142.2股权激励模式实务

3、操作机制比较⋯⋯⋯⋯⋯⋯⋯⋯⋯⋯⋯⋯⋯⋯⋯152.2.1定价机制⋯⋯⋯⋯⋯⋯⋯⋯⋯⋯⋯⋯⋯⋯⋯⋯⋯⋯⋯⋯⋯⋯.152.2.2会计核算⋯⋯⋯⋯⋯⋯⋯⋯⋯⋯⋯⋯⋯⋯⋯⋯⋯⋯⋯⋯⋯⋯.162.2.3公允价值评估⋯⋯⋯⋯⋯⋯⋯⋯⋯⋯⋯⋯⋯⋯⋯⋯⋯⋯⋯⋯.172.2.4税务处理⋯⋯⋯⋯⋯⋯⋯⋯⋯⋯⋯⋯⋯⋯⋯⋯⋯⋯⋯⋯⋯⋯.182.3股权激励模式机制比较总结⋯⋯⋯⋯⋯⋯⋯⋯⋯⋯⋯⋯⋯⋯⋯⋯⋯19第三章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应用现状分析⋯⋯⋯⋯⋯⋯⋯⋯⋯⋯⋯⋯⋯.213.1数据来源⋯⋯⋯⋯⋯⋯⋯⋯⋯⋯⋯⋯⋯⋯⋯⋯⋯⋯⋯⋯⋯⋯⋯⋯⋯213.2股权激励模式应用现状描述性统计分析

4、⋯⋯⋯⋯⋯⋯⋯⋯⋯⋯⋯⋯.213.2.1整体样本描述性统计⋯⋯⋯⋯⋯⋯⋯⋯⋯⋯⋯⋯⋯⋯⋯⋯⋯一213.2.2基于上市公司特征视角的描述性统计⋯⋯⋯⋯⋯⋯⋯⋯⋯⋯⋯233.2.3基于股权激励特征视角的描述性统计⋯⋯⋯⋯⋯⋯⋯⋯⋯⋯⋯293.3股权激励模式应用现状总结⋯⋯⋯⋯⋯⋯⋯⋯⋯⋯⋯⋯⋯⋯⋯⋯⋯34第四章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实证分析⋯⋯⋯⋯⋯⋯⋯⋯⋯⋯⋯⋯⋯.364.1研究假设⋯⋯⋯⋯⋯⋯⋯⋯⋯⋯⋯⋯⋯⋯⋯⋯⋯⋯⋯⋯⋯⋯⋯⋯⋯364.2数据来源与样本⋯⋯⋯⋯⋯⋯⋯⋯⋯⋯⋯⋯⋯⋯⋯⋯⋯⋯⋯⋯⋯⋯384.3变量的选取⋯⋯⋯⋯⋯⋯⋯⋯⋯⋯⋯⋯⋯⋯⋯⋯⋯⋯⋯⋯

5、⋯⋯⋯⋯394.4回归估计与分析⋯⋯⋯⋯⋯⋯⋯⋯⋯⋯⋯⋯⋯⋯⋯⋯⋯⋯⋯⋯⋯⋯414.5研究结论⋯⋯⋯⋯⋯⋯⋯⋯⋯⋯⋯⋯⋯⋯⋯⋯⋯⋯⋯⋯⋯⋯⋯⋯⋯45万方数据第五章结论与建议⋯⋯⋯⋯⋯⋯⋯⋯⋯⋯⋯⋯⋯⋯⋯⋯⋯⋯⋯⋯⋯⋯⋯⋯465.1研究结论⋯⋯⋯⋯⋯⋯⋯⋯⋯⋯⋯⋯⋯⋯⋯⋯⋯⋯⋯⋯⋯⋯⋯⋯⋯465.2建议⋯⋯⋯⋯⋯⋯⋯⋯⋯⋯⋯⋯⋯⋯⋯⋯⋯⋯⋯⋯⋯⋯⋯⋯⋯⋯⋯⋯⋯⋯⋯⋯⋯⋯⋯.475.3不足与展望⋯⋯⋯⋯⋯⋯⋯⋯⋯⋯⋯⋯⋯⋯⋯⋯⋯⋯⋯⋯⋯⋯⋯⋯48参考文献⋯⋯⋯⋯⋯⋯⋯⋯⋯⋯⋯⋯⋯⋯⋯⋯⋯⋯⋯⋯⋯⋯⋯⋯⋯⋯⋯⋯50致谢⋯⋯⋯⋯⋯⋯⋯⋯⋯⋯⋯⋯⋯⋯⋯⋯⋯⋯⋯⋯⋯⋯⋯

6、⋯⋯⋯⋯⋯⋯⋯52万方数据摘要股权激励是一种新型的薪酬分配制度,通过授予经理人公司股权,意在降低由所有者和经营者两权分离带来的代理成本,提高公司经营绩效。2005年12月,中国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我国股权激励制度进入了规范化发展阶段。随着相关配套政策的不断完善,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已经初现规模,其中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是最常用的激励模式。随着股权激励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股权激励在实际应用中是否能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提升公司价值,成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同时,不同上市公司应该如何选择股权激励模式,这是股权激励合约优化的

7、重点,也是影响我国股权激励制度未来是否能够蓬勃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激励模式的视角切入,对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模式在机制设计与实务操作中的差异进行总结,并以2006年至2011年间推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前后业绩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与股权激励程度成正比,而在激励程度相同时,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效应优于股票期权;同时,非国有公司业绩表现优于国有公司,且这种优势在限制性股票模式下被放大。综上所述,本文的结论为继续完善我国股权激励制度给予支持,同时也为公司优化股权激励合约提供参考。关键词: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效应

8、中图分类号:F230.万方数据AbstractAs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