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闻语篇的及物性系统对比分析——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中共十八大的新闻报道语篇为例

中美新闻语篇的及物性系统对比分析——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中共十八大的新闻报道语篇为例

ID:32526695

大小:4.36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9-02-11

中美新闻语篇的及物性系统对比分析——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中共十八大的新闻报道语篇为例_第1页
中美新闻语篇的及物性系统对比分析——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中共十八大的新闻报道语篇为例_第2页
中美新闻语篇的及物性系统对比分析——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中共十八大的新闻报道语篇为例_第3页
中美新闻语篇的及物性系统对比分析——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中共十八大的新闻报道语篇为例_第4页
中美新闻语篇的及物性系统对比分析——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中共十八大的新闻报道语篇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美新闻语篇的及物性系统对比分析——以《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中共十八大的新闻报道语篇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创新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了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或属合作研究共同完成的工作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论文作者签名:丛研究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声明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武汉科技大学所有,其研究内容不得以其它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武汉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按照《武汉科技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收录工作的规定

2、》执行)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认可的国家相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对外服务。论文作者签名:墨篓!指导教雅盛名:二壁兰!坠日期:丝』兰:兰:!垒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国际时事热点亦会引发各国新闻媒体的关注,英语作为一门广泛应用的国际语言己成为了传达新闻和信息的重要媒介。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是一些非英语国家,出版了许多英文报纸,以便让身在他乡的异国人士了解国际上的大事。同时,这些英语报纸的语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尤其是语言学家的关注。然而

3、,他们大多把研究重点集中在写作技巧和文体特征上,并且大部分对比研究都是基于英汉的对比。而对于在英语国家出版的报纸,与在非英语国家出版的英语报纸的对比研究,学者们并未给予更多的关注,但这是本文的重点。本研究力图借鉴前人研究,采用韩礼德功能语法里概念元功能的及物性系统理论,分别选取《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关于中共十八大的新闻报道各8篇,对新闻语篇中的六个过程分布情况及出现频率进行定量定性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出其异同并试图借助跨语言文化的大背景找出这些异同的根源。通过研究发现相似点体现在:中美报道语篇分别采用平均比重高达56.92%和50%的物质过程来跟踪事件的最新动态,而用来映证消息源可

4、靠性的言语过程在中美语篇中出现的频率紧随其后,分别为21.15%和15.19%。为了让新闻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中美报道还各用到了13.05%和13.45%的关系过程来呈现事件背景。心理过程、行为过程、存在过程这三个过程的总比重分别为8.88%和21.36%,在中美报道中涉及较少。出现这些相似点的原因可以归纳为:首先,中美报纸都是就同一个事件主题作出报道,并且都采用有自身文体特征的新闻体裁,这就必然要求用大量的物质过程传达信息推动事件发展,用较多的言语过程证实新闻的真实性。采用关系过程介绍背景也必不可少,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全面的获取信息,其他三个过程的焦点则多在人的心理、行为或

5、静态的事物上,不能体现新闻事件的动态发展,故较少用到。其次,《中国日报》的新闻报道者英文熟练程度高,几乎可以和以英语为母语的新闻工作者一样自如的进行英语写作。对比发现不同之处在:《中国日报》相较于《纽约时报》中的报道,运用了更多物质过程和言语过程。这是因为事件的特殊性,《中国日报》作为本土报纸倾注更多目光在中共十八大这样的国家大事上,让老百姓更了解国情。而美国秉持强国姿态,在新闻报道中采用较少物质过程,像对待一般国际新闻一样给予关注。另一方面,中国人更为谦虚谨慎,用语委婉含蓄,因此更多言语过程用来引用权威或官方的话语从而增加其消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相对于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美国提倡个

6、人主义注重个人的价值,所以会在报道中用较多行为过程来介绍领导人在事件中的动向和作用。再者纽约时报的读者大多是美国人,他们不像中国人那么清楚中共十八大,为了帮助他们更全面的了解事件,纽约时报相较于中国日报更多采用了关系过程来介绍新闻背景。该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以及文章的基本结构;第二部分追溯相关研究和发展历史,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语篇分析、新闻报第1I页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道研究和及物性系统在新闻语篇中的运用这些领域的探索;第三部分概述了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简要介绍了及物性系统及其六个过程;第四部分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从及物性系统理论的视

7、角,运用例证法和量化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语篇实例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找出美国报纸和中国英文报纸语篇的异同点,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第五部分总结全文,指出本研究的意义、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最后,希望本论文中有关及物性系统方面的研究信息能对有志于继续从事相关领域的同仁提供参考,并且帮助新闻阅读者更准确和深刻的理解新闻英语,更充分的理解国内外文化背景,以便在高速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下进行更顺畅的跨文化交流。关键词:及物性系统;新闻语篇;对比分析;中共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