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心理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中职生心理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ID:32542004

大小:72.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1

中职生心理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_第1页
中职生心理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_第2页
中职生心理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_第3页
中职生心理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_第4页
中职生心理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职生心理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职生心理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实施方案常熟市白茆中学课题组课题组组长:邱利军课题组副组长:沈琴华主要研究人员:施建忠、顾雪华、李卫东、高振英、彭志华、邹卫东、候燕、、范科峰、姚淑敏、薛峰一、课题的提出苏南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继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大发展之后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然而职校在迎来高入学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职校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方面职校生虽然没有普高生所谓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升学压力,但却比同龄人更早地面临着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职校生正处于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及成人感迅速增强,使得他们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心理上都产生

2、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特别是当面对学习、升学、实习、就业、人际交往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时,往往会感到困惑,心理问题亦有较大幅度上升,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上了学校的工作日程。(一)、社会呼唤高素质人才。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时代,就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对求职者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要求中等职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技能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来。在这当中,心理素质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谁的心理素质好,谁就能适应改革开放的大潮流,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二)、环境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长期以来,社会上有一种歧视

3、职业教育的不正常现象,认为职业教育是非正规教育,“好生”上普高,“差生”上职高。在政府部门和教育系统内部也存在重普高、轻职高的思想。这种歧视至今仍未能消除,再加上舆论成年累月地在炒“高考”的新闻,未考上普高的学生,不惜重金去上普高,学生和家长产生一种“没有办法才读职校,上职校是长大几岁年龄”的心理,这种心理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相当不利。(三)、不良心理状态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在这样的形势下,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严重的干扰,在进入中等职校时,不少学生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困惑。他们不用心学习、不思进取、怕苦、怕累、怕脏、不遵守纪律、中途退学、升学还是就业主意不定、进厂后又离去等等,这些都说明

4、心理困惑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四)、职校教师心理上也产生很大压力。我校自95年开始办职业教育以来,为地方经济培养了大批的合格的技术工人,受到社会的称赞。随着“普高热”的持续升温,职教招生困难,生源的质量越来越差。管学生难,管职校生更难;“这样的学生怎样教”,学校的教师心理上受到很大的压力。“关于学生心理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的研究”课题就是在时代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学生现状又不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二、课题的界定什么是心理健康,国内外专家们就这个问题已经议论了半个多世纪,至今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笔者认为,心理健康(mentalhealth)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级神经功

5、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具有协调关系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及性格,是良好社会性和健全的个性的完美统一。7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地去适应现实。(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情良好。(6)人格完整和谐。(7)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应从总体上把握并以其经常性的行为作为依据,而且不宜过分重视个别症状有无。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

6、育,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本课题通过调查研究将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进行分类,分析,了解其形成的原因,并制订相应的教育方法,来解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多种途径及手段,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其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与辅导,从而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的科学的系统的育心工程。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综合运用多种途径与方式。既要重视面向全体学生的系统心理

7、教育课或讲座,也要重视面向部分学生的心理咨询、心理测量、心理治疗和心理训练,以及心育环境的构造。研究范围的界定。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是在校学生或者说学生在校期间的不良心理状态的类型、学生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及解除学生心理状态(困惑)的教育决策。我们重点进行应用性的研究,即重点研究学生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决策。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研究设想1)、在中等职业学校,心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