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溪肺引发的环保思考

从龙溪肺引发的环保思考

ID:32544786

大小:58.3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2-11

从龙溪肺引发的环保思考_第1页
从龙溪肺引发的环保思考_第2页
资源描述:

《从龙溪肺引发的环保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龙溪肺”治理引发的环保思考  ——读女作家赵雁长篇小说《红昼》               杨雪松去年,因为重大工业题材的珍稀,人民文学社出版的纪实性长篇小说《红昼》引起反响,网上传递着“共和国真正脊梁”的热评。今年初,《红昼》再次被读者提及,则是因其对环境污染深刻而独特的意象描写。   “红昼”是书名,也代表一个时代的工业意象。这种意象,既满怀建设豪情,又潜藏矛盾困惑;既如梦似幻,又危机四伏。女作家赵雁的故乡——作品中“龙溪市”的原型辽宁省本溪市,曾经严重污染。那里的人们多年生活在矿渣照映而成的红色夜空之下。童年,作者就对此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曾坐在父亲的肩膀上问:天空为什么是

2、红色的?   走进工厂以后,赵雁才明白:红昼奇观,是空气重度污染的结果。她在书中写道:“天空中的红云依然很绚丽,从龙溪工业最初发展的原始阶段到现在,‘红昼’已经近一个世纪了,它到底还会持续多久?这迷离的色彩终将会被科技进步所消除?远处炼铁厂的高炉顶上点燃放散的煤气,像一支巨大的蜡烛冲天燃烧,把半个厂区照得通明,放散阀不时地发出‘哧哧’的刺耳尖叫。”   这些痛苦的文字,饱含着复杂的赤子乡情。素称“煤铁之城”的北方重工业城市本溪,先后为国家提供了3亿多吨的煤炭和钢铁。新中国生产的第一支枪、第一门炮、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所用的都是本溪生产的钢材。但黑色工

3、业的发展,造成了空气、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使本溪变成了“黑色”城市。1985年,市区每平方公里的平均降尘量为76.6吨,超过国家标准的8.6倍。   1979年初,联合国环境署官员从卫星照片上发现,本溪这个城市上空笼罩着浓浓的烟雾,实乃“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经过一阵紧张磋商,提出了两种可能:这是一座核城市;或者此城大气污染严重,已经不会有人生存......然而,就在这滚滚浓烟污尘形成的巨大气盖下面——却有80余万人在为中国的建设事业挥汗如雨,在劳动生息......   当年,沈阳医科大学的教授们,每每打开病人的胸腔看一下肺叶,就可以断定是不是本溪人。这就是民间流传的“本溪肺”的由来。

4、1988年8月,陈云同志看到了“卫星看不到的城市”等两份国内动态清样后,对环保工作作出重要指示。1989年9月,国务委员,国务院环委会主任宋健带队到本溪主持召开“本溪污染治理现场办公会议”,会上确定本溪为全国治理污染试点市。《红昼》纪实性地写出了当年本溪钢铁会议的发言:“国家这么重视龙钢的污染,国家环保委主任都来了。我们的炼铁工艺要是达到"炉前冲渣",也就实现了铁渣的无害排放。本来我们用于治理污染的资金就紧张,这样会节省一些开支,用于改造和生产。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再现了炼钢厂技术改造成功,大连铸热负荷试车时的场面:“顿时,厂外的烟囱里冒出了浓浓的蒸汽,升腾着冲进了云霄。现代炼

5、钢厂的连铸机旁屋檐、无火、无气、无尘,不见了从前炼钢生产‘冒烟冒火’的现象。”   治污过程中,本钢做出了牺牲和贡献。《红昼》对此有真实的描写:“在龙溪,流传这么一句话:先有一铁厂,后有龙溪市。龙钢的‘鼻祖’一下子沉寂,曾经红红火火、沸腾的生产场面消失,燃烧了近一个世纪的‘功勋高炉’突然要停下来,要放倒?肯定会有人接受不了。”   接受了的,接受不了的,一律要服从治污大局。本溪关停了以中国现代炼铁业“鼻祖”本钢一铁厂为代表的近百家污染严重企业。投资40多亿元,上马了100多个环保项目。如今,这个昔日“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已经唤回蓝天白云,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环境保护模

6、范城市。本溪人享受到了全年空气质量二级(优良)以上天数349天,其中优级天数69天的生活环境。   “红昼”不再现,“本溪肺”不再现。本溪为中国工业城市治理环境污染闯出一条成功的路。有读者问,如果用这种决心来治理当前以“北京咳”为意象的城市空气污染,是否会突见奇效?赵雁说:“北京咳”,恰如当年的“本溪肺”,这个带有玩笑意味的字眼儿,充满人们的爱与恨。先不说它是否恰如其分,是否经得起科学论证,这个词汇的流传,足以提醒空气质量的健康管理已刻不容缓。若探究治疗“本溪肺”的医方,第一味药引子,应该是决心。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不再只算简单的经济账,坚决以“拆、停、关”淘汰落后产能来根治污染

7、。即使在支柱产业上,也绝不心慈手软。   当然,《红昼》所反映的原型本溪市是北方的中等城市,人口只有170万,或许在粗放式生产能源消耗产生工业废气这一点上,与其他城市是相同的,但北京人口数量庞大,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五百多万辆,单尾气排放就足以成为大气污染的致命原因。何况大都市人过于追求物质享受,耽溺于舒适生活背后的不可再生资源消耗巨大,若想从雾霾天气中突围,困难更多。但不管怎样,赵雁认为,最可以从故乡借鉴的,是决心。国家投资几十个亿来治理本溪的污染,不仅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