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ID:32555381

大小:57.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2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潜力_第1页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潜力_第2页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潜力_第3页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潜力_第4页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潜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潜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激发学习潜能张扬自我个性——新课程实践体会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宗家埠小学陶所思联系电话:15864263360邮编:266736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若和我们的潜能相比,我们只是半醒状态。我们只利用了我们身体和心智能源的极小一部分而已。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离他的极限还远得很。他拥有各种能力,只往往习惯地未能运用它。”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促动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提出新课程的三大课堂教学理念:生活性教学、发展性教学、生

2、命化教学。教师的教育就是用自己的语言向学生展示一个窗口,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一个榜样,用自己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对话,用自己的感情启迪学生的情感。教师不仅是教师,还要有童心,与学生一起成长,做他们的好朋友,尊重、欣赏、珍爱每一个孩子,使他们成为一个独立的、自主的、自强的个体。教师是引导者、研究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具有强烈的、持久的学习欲望,他们自身的潜能才能发挥。那么怎么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让他们主动参与,提高其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呢?一、给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苏霍

3、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小学生尤其如此。以我教学语文为例。在教识生字学时,我提出四个“怎么”,即“怎么读一个生字”、“怎么认识的?怎么组词?怎么运用在句子中?”我让学生分组预习、交流,把自己认识的生字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小组代表在全班展示学习成果。他们为自己比别的小组多认识一个字而沾沾自喜,为自己的小组展示的成果多而自豪。老师适时适地的鼓励,他们兴趣盅然,乐此不疲。让学生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一年级的语文,每节

4、课有14至20个生字要认识,学生能记住吗?许多教师提出质疑。但是学生记住了,奇迹!我的方法是“重复”。重复得多了,记不住都难。为了教会我们说“妈妈”,我们的母亲在我们的耳边重复了数万遍。为此,我做了个试验。在一班我让学生用3分钟读生字卡片。如“大”字。由学习委员出示卡片,其余学生读“大——大大大——大小(组词自由)”,同时可拍手或跺脚。在二班,按部就班,一个月后,检查识字情况,竟然相差悬殊,一班98%的学生全部认识所有的生字卡片。二班只有80%。其次,我让学生自制小卡片,包括学过的和没学过的。在班里设

5、立“展示台”,把自己课外认识的生字写在“展示台”上,教别的同学认读。第三,大量阅读。学了不用等于没学,所以要求学生读一些适合的故事书、寓言、古诗书。在“一日两唱”后的时间,每天两名学生,讲一个故事,或背诵两首诗。第四,背诵。鲁迅先生博闻强记,学富五车,笔纵天下,所向披靡,正得益于早年的“背诵”。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早年“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苏东坡21岁始下三峡,出四川,至京师,一朝中进士,名闻天下,就是归功于十几年如一日的背诵,晚年出口成章,下笔千言,犹记及当年为学之艰。一、信任学生,相信他

6、们一定能做好。信任是平等,信任是尊重,信任是赞美,信任是爱。相互信任是沟通的桥梁。学生信任老师,能缩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老师信任学生,是保护好奇心和发挥潜能的前提。只有学生老师之间达到一种默契,在课堂上,学生才能思维开阔,放开手脚,十分投入地参与到教师双边活动中。那么如何在每一个学生心目中建立起信任感呢?1、教师不能随便公开学生个人生活的秘密,如家庭成员结构(父母是否离异),原来的“绰号”,在过去学校和幼儿园的表现以及说给教师说的“悄悄话”等。教师不随意公开学生的秘密,就是维护了学生的自尊,更是对

7、它的理解和信任。2、当学生犯了错误,教师最好不用“告家长”“没出息”之类的话语。如果学生做得不够好,你可以直接告诉他:老师不喜欢这样做的学生,然后指出应该怎样做。谁不愿意成为老师喜欢的学生呢?3、真心地赞美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方式”。让我们时常听一听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二、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深刻的全面发展。现代教师是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

8、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扮演的是学生的朋友、顾问的角色,他(她)应成为优秀的激励者。有时候,学生受思维定势和习惯的束缚,而提不出问题,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他们,设计问题让他们探讨。学完了《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蝌蚪找到的究竟是爸爸还是妈妈呢?这个问题对小孩子来说非常有趣,学生有的回家问爸爸妈妈,有的到书店找资料,有的到池塘亲自观察。一位哲人说过:“比陆地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思想。为此,教师应精心引导,热情鼓励学生表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