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计新人的几大误区

学会计新人的几大误区

ID:32555894

大小:60.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2

学会计新人的几大误区_第1页
学会计新人的几大误区_第2页
学会计新人的几大误区_第3页
学会计新人的几大误区_第4页
学会计新人的几大误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会计新人的几大误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会计新人的几大误区刚刚步入会计行业的新人们,你们是否在为自己的头疼你是否在为自己能否适应而苦闷你是否在为能否度过试用期而着急你是否在为能否得到领导肯定而忧虑你是否在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而茫然你是否在为自己应该从什么做起而不知所措呢你是否在焦急等待这些问题的完美答案……1,会计准则是上市的事,我只要做好分录就行。绝大部分会计抱有这种想法,在上学的时候就着重记忆会计分录,中一旦碰到书本上没有的业务就发懵,不敢做分录,于是不断查阅相关书籍,上网询问。他们试图找到一本能够涵盖世间所有类型交易与事项分录的大全,象查字典一样查出要找

2、的分录。这样的会计网上发问时有一个特点,他总是首先会问“有做过某某行业某某业务的吗”的确,会计准则的执行需要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由于表达准则所用语言需要“精准、与高度涵盖”因此对初学者有些“晦涩难懂”,并且绝大部分准则规范的事项一般企业实践中根本碰不到,例如“借款费用”“股份支付”等等,还有一些企业执行确有难度,例如“所得税”。但这并不代表会计准则不适用一般企业。许多,特别是大众化业务还是要尊重准则的。因为,准则是会计人员主观编制分录的基础与指导。只要理解了准则,可以说几乎所有行业的业务分录都不会难倒你。对于初学

3、者来说,必须先行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前者给出了处理业务的指导方向,后者给出了会计六大要素的基本定义。举例来说,曾有网友问我“支付的一些费用或的资产无法取得发票,是否应挂在其他应收款”我的回答“绝不能!只能按事项的真实性质处理!”原因为何首先参见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其次参见基本准则中对资产的定义。至于因违反了会计法规及税收条例而被奉,那是你不取得发票的代价,但总好过因假账引起的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再举一例,许多网友在实践中分不清一项支出到底是“资产”还是“费用”!我一般会反问“请你告诉我什么叫做资产”

4、a9k4cWWW.tangsword.COM大家可以想想看,作为从业多年的你,能准确说出资产的定义么也有的网友会说,我做的是“内账”没必要去遵循哪些破“准则”。“大错特错!”内账是做什么的是给管理层看的,是管理层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如果你的业务处置遵循的不是“普遍接受的规则与标准”而是“闭门造车”,那如何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比较利润是你按自己的标准核算而出,又何来“客观性”如果这些会计目标都达不到,你的报表又有何意义和作用呢如果你的老板因看不懂会计报表而只关注“剩余的现金”那么请你退回一个世纪前的做法,请个“账房先生”。会

5、计准则(制度)和税法我要服从哪一个这个问题困扰着至少80%的会计,甚至经验丰富的老会计及税务人员。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二:其一,上文已表述,即会计准则形成时间短,变动大,操作难度大,从业人员不重视。其二,税务检查多,罚的很,而除了上市外,几乎无人关注准则在普通企业的贯彻实施。但我今天想解决的是一个误区,即到底依据什么记帐作为会计处理,当然要依据准则入帐,准则是会计业的“宪法”。许多网友会说,不行啊,税务不干啊!这实际是他们并未理顺准则与税法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为准则来说,其产生和目的是为了满足日益发展的资本市场的需要,这

6、里的市场并非仅指股票市场,也包含非上市的各种融资、转让等资本性运作。你的可能无法上市,但你能保证不贷款不新增股东么因此“谨慎性”原则是会计准则的核心。(公允价值的引入是为了与国际趋同,但公允价值的使用也往往是造成资产泡沫的帮凶。)所谓“谨慎性”就是要挤干利润及资产中的水分,说白了就是“少计收入,多计成本,少进资产”而税法的要求无非就是想让你“多计利润,多交税”a9k4cWWW.tangsword.COM二者目标背道而驰,当然会产生巨大差异。而解决差异的方式并非是舍一取一,非此即彼。相信大多数网友都经历过汇算清缴,而汇算

7、清缴表格会列示出纳税调增调减项目以及视同销售项目、免税收入项目等。这几张表就是用来联系和调整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的。当然,这里面还是存在诸如无法解决税法与准则对收入的确认时点并不相同,而目前税务的汇算报表上却无法体现出来的问题。所以说两者均要遵从,并列存在,并通过纳税调整来解决存在的差异。在实践中,许多会计却误认为:纳税调整是错帐甚至是偷税引起的后果,并尽量想在记帐时就解决这一差异。这也就是为何有的会计想只给餐费报销60%,认为这样就可以避免纳税调整。实际上,如果真这样操作,那么进税前扣除的就是60%的60%。当然像“业

8、务招待”以及以前长期存在的“计税工资”这种普遍性的永久性差异,许多会计从业人员都在长期实践中认可了其存在的必然性。但是对于税、会之间存在的暂时性差异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最大众化的就是折旧∩以说全国90%以上企业所提的折旧均是按税法限定的时限,而并不考虑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的真实使用寿命。为何如此就是如果你一旦采用加速折旧,或折旧年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