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关爱探索

对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关爱探索

ID:32556861

大小:55.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2

对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关爱探索_第1页
对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关爱探索_第2页
对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关爱探索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关爱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关爱探索关注留守学生的成长,唤醒留守学生的道德生命,激活他们的生命力量,使道德生命能自由和谐发展,只有通过师爱、同学的友爱、社会的关怀来弥补学生亲情的缺失,消除学生孤独无援的感受,解决家庭教育脱节问题,点亮留守学生的心灯,矫正他们不良的心理、行为、习惯,才能成为具有生命价值的人。关键词:留守学生 关爱 探索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外出务工,将孩子有长辈或亲朋好友抚养教育管理的未成年学生。国家经济建设发展提速必然导致农村外出人员增多,留守学生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独特而重要的社会问题。由于这些学生缺少父母在身边,存在

2、隔代监护-----溺爱,寄养监护------偏爱,无人监护------失爱而缺少自律意识。因而不少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差,人格形成缺陷,心理情感复杂……为此,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父母最忧心,学校教育最难心,社会发展最担心的事情。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关系到社会和谐可持续性的发展,更关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一、以师爱关怀弥补亲情缺失  教师与父母是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两个“引路人”,对他们的成长作用都非常大。但由于留守学生父母长期在外,父母对他们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得到削弱。父母只能在物质上给予孩子心理上的满足,在学业

3、、思想、心理健康等方面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生活的重负让孩子过早成熟,同时长期处于缺乏父母关爱的家境,对亲情的漠然甚至疏远。在这些情况下,留守学生特别是寄宿留守学生,他们与老师接触、生活的时间更多,亲密程度也比较高,从某种程度上讲,留守学生对父母的情感信赖向老师转移。这就需要我们每位教师树立关爱意识,要尊重他们,热情的关心他们,要经常有意无意地接近他们,与他们交朋友,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和心理的烦恼与需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并给予鼓励。在留守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总能及时给予帮助。教师对留守学生的关爱可以弥补他们在家庭缺少的感情,使他们对亲情饥渴能够在老

4、师的关爱中得到缓解。  二、寻找支点 弥补留守学生心理需要  绝大部分留守学生寄居在祖辈家里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中,由于留守学生与这些代理监护人的特殊关系,易于造成溺爱、偏爱甚而至于失爱,教育难度很大。我们认为学校作为教育阵地,要从改善学生居住环境,加强对代理监护人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家校联手,以关爱和科学施教入手,消除留守学生孤独无援的迷惘之心。  1、办好隔代家长学校。代理监护人要正确对待“留守学生”的教育,改善教育方式,改变方法,提高监护人管理的效益。学校应当建立隔代家长培训制度,进行专题辅导,这样做一是提高隔代家长对留守学生实施家庭教育的能力与认识水平

5、。二是更好地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理念,从而有利于隔代家长从自身的角度和立场配合共同做好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定期召开家长会(特别是每年的寒假、春季开学)给他们发放家教材料,解答疑难,更重要的是宣传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的意义和学校做法,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同时要求家长和监护人要达成共识,要相互理解,彼此要消除顾虑,代理监护人要对留守学生给予更多的关爱,学会倾听,要多与留守学生沟通。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但不能放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严事当严,爱在细微中,从而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或者防止产生代沟,产生隔阂。  2、运用互动的教育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家校育人作用。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问

6、卷调查,着重了解父母外出情况,打工地域,联系方式,代管人等信息,建立家校联系卡制度,要求教师向学生、家长公布电话号码,当学生求助或者代理监护人、家长,有疑难可通过电话与老师联系。同时深入开展“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状况,帮助代理监护人分析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教育措施。  3、营造良好教育氛围。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因此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诸多不是而怪罪于家长,一味地训诫或恐吓,而应注重沟通方式。教师每期要给家长一封信,告知孩子的进步与不足,提出供家长参考的解决办法,并告知家长每周给孩子一个电话,每月与孩子的班主任联系一

7、次,每学期与科任教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在条件许可地方假期把孩子带到自己务工的地方。家校通力合作,尽一切可能减少留守成长障碍,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三、真情放送 关注留守学生发展需要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第二个家。当留守学生的父母外出务工以后,在家庭得不到一分完整的爱时,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爱护。我们要利用来自集体的温暖去慰藉脆弱和稚嫩的心灵,实施爱心教育。  1、集体的温暖消除留守学生的孤独烦恼。我们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功能,让他们与同学交朋友,做知己,建立友谊。要重视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围绕“爱心”“奉献”“友谊”等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