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热点社保需要走出“碎片化”困境

申论热点社保需要走出“碎片化”困境

ID:32569353

大小:56.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2

申论热点社保需要走出“碎片化”困境_第1页
申论热点社保需要走出“碎片化”困境_第2页
申论热点社保需要走出“碎片化”困境_第3页
资源描述:

《申论热点社保需要走出“碎片化”困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申论热点:社保需要走出“碎片化”困境(以下材料内容是由中公教育专家编撰提供:)国家《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27日向社会公布,引起了很多人的期待。许多人注意到,《纲要》明确,要在“十二五”期间,推进制度的统筹和衔接,并就养老、医疗保险方面的接续提出具体要求。这意味着,长期以来处于“碎片化”状态的社保制度,有望逐步实现“一盘棋”。社会保障的“各自为政”状态一直备受批评。养老保险,就有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保、机关事业单位四种养老模式,缴纳方式、缴费标准不同、待遇更是相差甚远。医疗保险,也分城镇职工、

2、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三种,筹资方式、报销比例、起付线、封顶线等均不一致。制度的不同影响着公平的实现,也使参保人员在就业状态变动时面临不同种类社会保险的“选择难”、“衔接难”。社会保障的“分疆而治”,让许多人深受其苦。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最高只做到省级统筹,虽然近年来国家制定了转移接续办法,但一些地方欢迎年轻人来缴纳社保、却不愿他们在那里退休,人为设置障碍,增加了不少参保人员的办理难度,甚至影响到其养老待遇的享受。更有大量随儿女在异地生活的退休老人,医保卡在异地失灵,看病吃药仍须回原工作地报销,一年年辛苦

3、奔波,平添许多烦恼。既然养老保险已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医疗保险已基本实现对象全覆盖,劳动力流动日益频繁,为什么整合衔接始终难以做到“无缝”,“一盘棋”的推进仍举步维艰?是技术上不具备条件?还是缺少政策措施?这些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并非问题关键。我国“金保工程”开展近10年,预计到“十二五”末将有8亿人拥有社保卡,技术支持已经没太大问题。而政策方面,经过不少探索和努力,《社会保险法》已经相当明确,应该说方向清清楚楚、没有疑义。真正的难点,恐怕就在于利益调整。不同制度能不能进一步统筹整合?那些处于待遇较

4、高制度中的参保者,会不会在这种“调整”中担心待遇降低而产生抵制拖延情绪?人员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能不能顺畅地跟着走?“转出地”希望人走了但别把统筹基金带走,“转入地”则担心要用积累的资金来补贴新来的劳动力,地方财政利益分配如果不合理,就会影响接续的实际操作。也正是利益的反复羁绊,使一些整合接续政策即使出了台也难以顺畅落地。社会保障制度走到现在,成就和问题都不是一天形成的,不可能推倒重来再从零起步进行完美安排。弥合“碎片”间的缝隙、满足不同群体的诉求、平衡方方面面的利益、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更加完善的顶层设

5、计。如今《纲要》的出台,给广大参保者以信心和希望。另一方面,有了顶层设计还要实施到位,这就需要方方面面打破陈旧的思维模式,提高对社会保障公平性、统一性的认识,不再光算自己的“小账本”,真正做到为百姓利益着想、为长远发展着想。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

6、;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这些领域的价格改革,重要紧迫却又格外敏感。以此次电价新政为例,越来越受重视的“节能减排”行动、越来越巨大的发电企业亏损额,令改革势在必行。但电是每个家庭的日常必需品,即便有的地方苦口婆心强调“不会使大多数家庭电费增加”,也难免引发公众的“恐涨心理”。此前水价调价、汽油涨跌,几乎每一个地方、每一次听证,都会引来关注、担

7、忧乃至质疑。因此,资源价格改革中,改革的合理性与民意的承受度该如何理顺、求得平衡,是一个新课题。尽管,还有一些省份的电价方案没有在7月1日前按规定公布,还有一些地方的群众对最敏感的“阶梯”首档电量额度不满,但客观地说,大部分地方电价的调整方案,是一次政府与民意间良性互动的体现。一方面,不少地方政府在方案制定过程中,能拿出诚意倾听民声、正视民意;另一方面,从媒体到消费者,日渐懂得要“主张”不要“抱怨”,用好听证会等正常渠道来主张权利。我们看到,“民意质量”在提高,不少消费者不再只是走过场的“听证帝”,大胆

8、说话、理性主张,甚至出现过没有一名消费者代表对听证方案表示完全赞同的情况;我们也看到,“民意地位”在上升,许多地方的最终方案里,吸收了不少民意。最典型的一例,便是居民首档用电量标准平均覆盖了近九成百姓的日常需要,高出有关部门最初设计的80%目标。并不是说,只有不涨价甚至降价才算“尊重民意”。其实,即使是一项利国又利民的方案,群众也可能会产生疑惑、发生误解。这种时候,耐心解释、求得共识也是尊重民意的表现。从这点上说,阶梯电价改革从草案、征询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