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落不定的“尘埃”——阿来《尘埃落定》解读

穿透落不定的“尘埃”——阿来《尘埃落定》解读

ID:32570604

大小:91.3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12

穿透落不定的“尘埃”——阿来《尘埃落定》解读_第1页
穿透落不定的“尘埃”——阿来《尘埃落定》解读_第2页
穿透落不定的“尘埃”——阿来《尘埃落定》解读_第3页
穿透落不定的“尘埃”——阿来《尘埃落定》解读_第4页
穿透落不定的“尘埃”——阿来《尘埃落定》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穿透落不定的“尘埃”——阿来《尘埃落定》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穿透落不定的“尘埃”——阿来《尘埃落定》解读责任者:管运虹2010春汉语言文学103401406014001指导教师:陈博学校:滁州电大目录:一、题目、摘要、关键词………………..(1)二、正文…………………………………(1---8)三、参考文献…………………………….(9)穿透落不定的“尘埃”——阿来《尘埃落定》解读摘要:《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2000年获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作者把对现实的深刻哲思掩映于精巧的构思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之中——以寓言性的文体、荒诞性的风格

2、以及现代性的写法,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表现力。《尘埃落定》整部作品是一个严密的象征体系——从整体到局部,作者用一个个生动的意象,阐释了内心完整的精神理念,传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诗性追求,以及理想破碎后幻灭感、痛楚感。关键词:尘埃、寓言性、阿来、解读《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2000年获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作品为我们展现了浓郁的边疆民族风情和壮阔的土司历史时空,充满了浪漫神秘和诗情画意,传达了作者对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中国、整个世界的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等诸方面价值观念的反思

3、,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同时,作者把对现实的深刻哲思掩映于精巧的构思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之中——以寓言性的文体、荒诞性的风格以及现代性的写法,极大地拓展了作品的表现力,扩大了读者的想象空间,使作品的题旨犹如落不定的“尘埃”,悬浮于读者无际的遐想中,悬浮于寓言般的空灵和诗一般的蕴藉中,从而造就了该书历久不衰的独特魅力。一寓言性,是《尘埃落定》主旨的不确定性和多解性形成的首要原因。作品自问世以来,人们就对其主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原因就是作品本身的寓言性造成了读者的多角度的解读。阿来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意图时说:“小说是具有

4、超越性的。它应该使人想到更多、更深远的东西。我写土司制度的消亡,实际是要写社会文化的转型,和转型造成的心理震荡。所以我追求寓言般的空灵,让读者自己去发挥想象。”【1】由此可见,该作品的最重要的文体特征其实就是寓言性。寓言作为文学作品的体裁之一,是由故事来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带有鲜明的哲理性。寓言体裁如果能恰当地使故事的外形契合于作者所要昭示的哲理和观念,可以使读者的理性思维越过形象的层面,进而把握小说所蕴涵的思想观念,这也是寓言的独特魅力之一。但由于寓言本身的含蓄性,因而也容易造成读者对作者原本观念的扩大理解或岐

5、解,因而其寓意也就具有了难以捉摸性和多解性。寓意的空灵是《尘埃落定》的优秀品质之一,但如果我们能穿透文本,再联系作者对创作该作品的表述,以及作者创作时的社会处境,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原本喻意并非不可能。该作品之所以长期以来被误读,原因之一是由于读者忽略了作品的寓言性,把它当做写实的作品,自然也就得不出较有说服力的结论;另一方面是由于读者仅根据自己的思想、生活体验去理解作品的思想涵义,而没有设身处地从作者的角度去思考,从而造成对作者原意的曲解。作品首先在文本层面为我们叙述了藏族土司——麦其土司兴衰灭亡的故事:汪波土司的

6、贪婪导致麦其土司引来汉人军队进行征服以及罂粟的种植,从而使麦其土司空前的强大,在改种粮食后建立的粮食市场使麦其土司获得了更多的财富,但市场又孕育出梅毒、战争,甚至导致整个土司世界的覆没。通过这个故事,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土司统治下人类生存的困境,传达了因这种困境而产生的迷惘和痛苦的情绪,分别从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物质、人与自我等关系方面为我们阐释了“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这一存在主义哲理。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尘埃落定》为我们描述了土司统治下的黑暗社会以及在这里痛苦挣扎的芸芸众生,人们在遭受着社会种种不合理的

7、迫害,却觉得生活在一个正常的社会里。作品对这样可憎、可怖、荒谬的社会的描述以及对愚昧、麻木的人的刻画,是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尘埃落定》为我们展示了骨肉相离、人情冷漠的世俗风情画。在土司的世界里,家庭已经分崩离析,人际社会已演变成相互倾轧、相互践踏的战场,各有各的欲望,各有各的手段,都挣扎在畸形的人与人关系之网中,走向各自的毁灭之途。在人与物质财富的关系上,物质已不再是人利用的工具,而是人的最终目的,甚至人已经成了财富的奴仆。在土司的世界里,财富滋生着丑陋,泯灭着人性,扭曲着人与物质的关系,使

8、人与物质的关系空前地对立起来。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尘埃落定》展现了自我在社会困境下的心灵扭曲和人格的分裂。存在主义的文学宗师萨特曾说:“他人即地狱!”要实现自我,唯有毫不客气地反抗他人的欲望和意志,只有践踏他人的意志和自由才能追寻到自我和保护自我。土司世界的人们,在追寻自我价值时,总是以牺牲他人作为途径,他们对丑恶现实的反抗,总是带着一种冷漠、严酷、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特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