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格式要求及模版

论文格式要求及模版

ID:32571967

大小:44.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12

论文格式要求及模版_第1页
论文格式要求及模版_第2页
论文格式要求及模版_第3页
论文格式要求及模版_第4页
论文格式要求及模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格式要求及模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姓名:王昆学号:1111001255243专业及年级:11秋行管本目录中文摘要与关键词一、教育成本的含义………………………………………………………………1二、电大系统进行教育成本管理的意义…………………………………………1(一)教育成本应是合理确定学费标准的依据…………………………………2(二)建立教育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是降低成本开支的保证……………………2(三)电大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进行教育成本管理的必要性……………2三、电大系统教育成本管理的方法探索……………………………………………3(一)教

2、育成本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31.成本管理原则…………………………………………………………………42.成本分配的原则………………………………………………………………4(二)电大系统教育成本管理方法选择……………………………………………51.有条件的部门可实行企业化管理……………………………………………62.在全校范围内大力推广目标经济责任制……………………………………7参考文献………………………………………………………………………………8[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

3、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土地被征用,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于是,农民成为失地农民,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土地对农民来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农民生活中一直扮演着生产资料和生活保障的双重角色,农民一旦失去了土地,便失去了相应的权益,从而面临着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若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城市化的顺利进行。因此,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将失地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来,不仅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理论课题,也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将通过介绍失地

4、农民现状,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存在问题、强化失地农民保障政策,建立完善的失地农民保障制度这几个方面来阐述了失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和对其的一些建议。[关键词]失地农民农村城市化社会保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一、失地原因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自然资源,具有各种各样的价值,其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都不愿意失去其价值,失地原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一)社会原因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多为项目建设征地、公益事业征地。这种情况在大中城市的城乡结合带和人多地少的发达地区极为普遍。据国家统计

5、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调查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2942户中耕地共被占用9400.15亩。占原有耕地的68.4%,平均每户被占用3.2亩。现在尚余耕地4340亩,平均每户1.43亩,平均每人0.36亩,其中人均耕地在0.3亩以上的有1237户,约占42%,完全丧失耕地的有1263户,约占43%。(二)自然原因由于土地贫瘠、沙碱化、水土流失等自然原因使土地可利用率下降或者失去土地。我国山丘区面积广大,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放牧垦殖历史久远,加之近年城市化和开发建设项目扩展,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水土流失成为我国头

6、号环境问题,主要特点表现在: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据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水土流失总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在平原区和沿海地区也局部存在。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治理难度大。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相互交错,成因复杂。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石质山区以水蚀为主,局部伴随有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青藏高原以冻融侵蚀为主;西北风沙区和草原区以风蚀为主;西北半干旱

7、的农牧交错带是风蚀水蚀共同作用区,冬春两季以风蚀为主,夏秋两季以水蚀为主。土壤流失严重。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24亿吨,其中中上游地区达15.6亿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每年输入黄河泥沙16亿吨,特别是内蒙古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的7万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达10000吨/平方公里,严重的高达3~5万吨/平方公里,该区输入黄河的泥沙约占黄河输沙量的一半以上。(三)个人原因在个人因素失地中,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由于常年在外务工,不经营土地使土地荒芜,亦不交农业税

8、等,被村集体收回,回村后没有土地或者只有很少部分的土地;二是其虽有农民的身份,但个人素质和能力较强,在失地前主要从事非农工作,有的已在城中定居,其收入来源多为非农业收入,对土地依赖性低,甚至认为土地是一种约束和负担,从而主动放弃土地的一类人。按照黄建伟先生对失地农民的类型构造,就农民个人意愿把失地农民分为被动型失地农民和主动型失地农民。不过在他的论述中被动型失地农民是指因公共组织的名义依法征收土地或违法征占土地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