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文献综述及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研究生文献综述及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ID:3258155

大小:119.0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11-20

研究生文献综述及学位论文选题报告_第1页
研究生文献综述及学位论文选题报告_第2页
研究生文献综述及学位论文选题报告_第3页
研究生文献综述及学位论文选题报告_第4页
研究生文献综述及学位论文选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生文献综述及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研究生文献综述及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学院物理学院    专业材料物理与化学   研究生姓名娄庆学 号20090602106学位级别硕士指导教师     肖鹏副教授         入学年月      2009年9月           重庆大学研究生院     填表日期  2010  年 12 月 12 日说明一、论文选题报告由研究生向系(研究室)汇报并听取意见后,整理成文填写。二、研究生应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内完成选题报告。三、本表须作为答辩申报材料之一。一、论文选题报告(申请时间:2010年12月12日)14论文题目:基于TiO2纳米管阵列的紫外探测光电性能的研究研究

2、方向:纳米材料的制备,特征及性质课题来源国家项目部、省级项目横向联系自拟合同编号经费数(万元)3题目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应用其它14自选报告内容:(课题学术和实用意义,国内外现状综述;研究目的、内容、技术路线;可行性论证等)课题学术和实用意义,国内外现状综述:1.二氧化钛纳米管列阵的研究现状纳米Ti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因其具有湿敏、气敏、介电效应、光电转换、光致变色及优越的光催化等性能,使其在传感器、介电材料、自洁材料和催化积极载体等领域具有显著的影响[1-5]。与其他形态的与其他形态的TiO2相比,TiO2纳米管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强的吸附能力,可

3、望提高TiO2的光催化性能及光电转换效率,特别是若能在管中装入更小的无机、有机、金属或磁性纳米粒子组装成复合纳米材料,将会大大改善TiO2的光电、电磁及催化性能[6-9]。近年来,许多科学家在TiO2纳米管的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德国的Andrei[10]和美国的Park等[11]分别在TiO2纳米管中掺杂了N原子和C原子,证明掺杂后的TiO2纳米管的光电性能和催化活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宋旭春等研究发现当中空TiO2纳米管的管径小于10nm时,通常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12]。近年来,纳米金属/TiO2复合材料制备技术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

4、不断扩大。由于TiO2纳米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研究价值,它将成为纳米材料研究中新的焦点。2.TiO2纳米管制备技术和阳极氧化成管机理表述目前报道的TiO2纳米管制备方法主要有4种,即阳极氧化法、模板合成法、水热合成法、微波合成法[13-16]。阳极氧化法是将高纯度的钛薄片置于低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如(NH4)2SO4、NH4F、HF等,经阳极氧化而获得TiO2纳米管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制得排列整齐的纳米管阵,其管壁较厚,管径比较好,具有半导体特性,通常为无定性态,由于TiO2纳米管生长在Ti板上,易制备为器件,有利于回收[17]。模板合成法,即把纳米结构基元组装

5、到模板孔洞中而形成纳米管或者纳米丝的方法。常用的模板主要是含有孔洞无序分布的高分子模板和有序孔洞阵列氧化铝模板(PAA)[18]。水热合成法是指将TiO2纳米粒子在高温下与碱液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然后经过离子交换、焙烧,从而制备出TiO2纳米管的方法[19]。微波合成法实际上是在水热合成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合成方法。在微波条件下水热合成纳米管是将纳米管的合成体系置于微波辐射范围内,利用微波对水的介电作用进行合成,是一种新型的合成方法[20]。TiO2纳米管阵列的形成是一个涉及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等诸多变化的复杂过程。目前一般认为在含有F的酸性介质条件

6、下,TiO2纳米管的形成过程发生了如下主要化学反应:Ti-4e-→Ti4+(1)Ti4++2H2O→TiO2+4H+(2)TiO2+6F-+4H+→TiF62-+2H2O(3)14整个氧化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在氧化的第Ⅰ阶段,金属钛在含有F-的酸性电解质中迅速阳极溶解,阳极电流很大,并产生大量Ti4+离子(反应式(1))。接着Ti4+离子与介质中的含氧离子快速相互作用,并在Ti表面形成致密的TiO2薄膜,电流急剧降低(反应式(2))。在氧化的第Ⅱ阶段,即多孔层的初始形成阶段,随着表面氧化层的形成,膜层承受的电场强度急剧增大,在氟离子和电场的共同作用下,在TiO2

7、阻挡层发生局部蚀刻,形成许多不规则的微孔凹痕(反应式(3))。在氧化的第Ⅲ阶段,即多孔膜的稳定生长阶段,电流完全由发生在阻挡层两侧的离子迁移提供,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电流。由于微孔底部的电荷分布密度较孔壁大很多,使得孔底TiO2消耗速率较大,微孔不断地加深与加宽,向钛基底进一步生长。随着微孔的加深,孔与孔之间的区域电荷密度增加,促进孔壁变薄。孔的生长是孔底的氧化层溶解不断向钛基底推进的结果,当孔底氧化层向金属界面推进的速度与孔口表面溶解的速度相等时,孔的深度将不再变化。同时沟中的TiO2在电场和HF的共同作用下也不断形成和溶解,沟逐渐加深,最后使孔与孔分离成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