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ID:32586635

大小:98.1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13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明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返校考高一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9小题,每小题2分,共38分)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11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守中华文化立场。2012年北京大学曾出台了自主招生政策,拒绝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志选拔人才的制度,这种制度是。A.世官制B.科举制C.察举制D.八股取士制【答案】C【解析】以孝廉为标志选拔人才的制度是汉代察举制,故C止确;世官制以世袭为依据,故A错误;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为依据,故B错误;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考试为依据,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

2、关键词“以孝廉为标志选拔人才”,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察举制的依据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20世纪初,八国联军统帅瓦德酋得出了“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结论,其直接原因是。A.扶植清政府统治中国B.义和团运动的英勇反抗C.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D.辛亥革命【答案】B【解析】由于义和团运动的英勇反抗,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了“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的结论,故B正确;扶植清政府统治中国,属于结果,不是原因,故A错误;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与八国联军无关,故C错误;辛亥革命发生于八国联军之后,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3、”,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3.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9年有一天,警卫员从毛泽东头上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A.取得了战略大决战的胜利B.攻克南京,结朿国民党统治C.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D.千里跃进大别山【答案】A【解析】材料“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反映了三大战役的结束,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略大决战的胜利,故A正确;攻克南京,结束国民党统治是在渡江战役之后,故B错误;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在战略防御阶段,故C错误;千

4、里跃进大别山,属于战略反攻阶段,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史实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结朿了一百多年來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的标志是。A.五四运动爆发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C.红军长征的胜利D.香港回归【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朿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屈辱历史,故B正确;红军长征的胜利在1936年,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香港回归在1997年,不符合题意

5、,故D错误。故选B。2.下列属于屮国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的是。A.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C.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成立中央文革小组【答案】B【解析】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1949年,屮国新时期是指改革开放以后的时期,故A错误;1997年提出“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故B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不屈于新时期,故C错误;中央文革小组属于文革时期,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屮国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新时期的含义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菲

6、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1955年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來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來时候的朋友。”其依据在于这次会议。A.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Z间的合作关系B.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來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C.使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外交新局面D.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答案】A【解析】材料“1955年一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反映了万隆会议的特点,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Z间的合作关系,故A正确;当时万隆会议并未提出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故B错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

7、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故C错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1955年一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万降会议的史实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7.以下两张图,从图一发展到图二,反映了屮俄(苏)之I'可。中俄发表跌合声明:全而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17年07月05日08=02=25I2JA.由关系恶化到关系友好B.由不平等关系到平等关系C.由友好结盟到不结盟D.由军事互助到经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