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语文(贵阳)第4篇

2016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语文(贵阳)第4篇

ID:32601343

大小:61.2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3

2016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语文(贵阳)第4篇_第1页
2016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语文(贵阳)第4篇_第2页
2016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语文(贵阳)第4篇_第3页
2016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语文(贵阳)第4篇_第4页
2016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语文(贵阳)第4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中考王中考命题研究语文(贵阳)第4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4篇《孟子》两章(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贵阳近5年未考)X蔓础积累文言词汇分类积累特殊用法词语例句意思通假字畔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词类活用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作动词,限制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作动词,巩固威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作动词,威慑古今异义池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委委而去之古义:放弃今义:委任亲戚亲戚畔之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的成员词多义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兵革非不坚利锋利虚词之三里之城结构助词,的多助之至动词,到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天时不如地

2、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2)得道者•••(3)寡助之至寡:(4)固君子有不战••固:有:2.成语积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翻译:(3)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翻译:4.文屮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治国主张?5.“人和”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历史或现实,再举出一个相关的事例。含义:事例:6.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项是()A.文中与“得道者”意思和同的一个词是“君子”。B.作者在论述战争的三个要素时,着重强调了“人和”。C.文章的中心论

3、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文章集中反映了孟子“仁政”、“法治”的思想。7.“道”和“人和”二者间有什么关系?1.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选文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论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B.选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据事论理,论证严密,层次清楚。C.选文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先以战争中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岀治国的道理。D.选文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极貝说服力、感召力。(二件于忧患,死于安乐(2012年贵阳己考)»

4、新出积累文言词汇分类积累特殊用法词语例句意思通假字曾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衡衡于虑“衡”通“横”,阻塞,不顺畅拂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古今异义所以所以动心忍性古义: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入入则无法家拂士古义:在国内今义:进入出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古义:在国外今义:出去一词多义发发于吠亩之中被起用发于声发出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词类活用过人恒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7天苦必先苦其心志使动用法,使……痛劳劳其筋骨使动用法,使劳累饿饿其体肤使动用法,使挨饿空乏空乏其身使动用法,使熒到贫困(之苦)动、忍所以动心忍性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忍

5、虚词于征于色介词,在发于声介词,从舜发于吠亩之中介词,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词,给生于忧患介词,由于而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表承接,无义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无义则、者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贝U:连词,如果。者:语气助词,表停顿八、、人恒过然后能改这样0沸内楕谟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而后喻喻:■(2)故天将降人任于是人也■任:(3)行拂乱其所为行:■⑷发于声发:(1)曾益其所不能•••所不能:(1)征于色••征:色:1.(2014夭津中考)下面句子小加点词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曾益其所不能■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入则无法家拂士■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3.下列句

6、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牛于忧患发于声••B.人恒过国恒亡••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大计亦死••D.行拂乱具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4.将下列旬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015聊城中考)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翻译:(2)(2013跖东南中考)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⑶(2013/•安中考)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翻译:⑷(2013绍兴中考)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翻译:5.(2014天津中考)下面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第一段列举古代贤士的事例,说明冇成就的人必先经历苦难的磨练。B.课文第二段先提出屮心论点,再论述一个国

7、家如果没有内忧外患将导致火亡C.从课文可以看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D.课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既增添了气势,也给人以美感。6.(2015贵阳7中模扱)课文第一段开头连用六个事例,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4.(2015贵阳7中枝拟)“舜发于吠亩之小,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Z中,管夷吾举于丄,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2016原创预测)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耍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用口己的话概括回答。4.《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