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做03王安石变法-学易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解析版)

精做03王安石变法-学易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解析版)

ID:32603019

大小:104.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13

精做03王安石变法-学易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解析版)_第1页
精做03王安石变法-学易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解析版)_第2页
精做03王安石变法-学易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解析版)_第3页
精做03王安石变法-学易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解析版)_第4页
精做03王安石变法-学易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解析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精做03王安石变法-学易试题君之大题精做君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1)(解析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乂实伦&rq壬妥石变该1.(2016年北京卷)“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A.分散宰相权力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D.增加财政收入【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天下财利所当幵辟敛散者”“创立制蚤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等可知,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増加财政收入,故选D项。2.(2015年福建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

2、立,田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m赋考》材料二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

3、2)材料二中的“社会转型”在经济上有何表现?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屮去探究”。【答案】(1)法令:方田均税法。目的:均摊赋税;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答对其屮2点即可)(2)表现:IH田制瓦解,租佃经济确立。简析:长期以来遗留的弊端延续到北宋中期,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王安石试图扭转枳贫枳弱局面,契合时代要求;应将王安石变法成败得失置于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答对其中2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的“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

4、等,以定税则”即可判断出该法令是方田均税法;第二小问,抓住材料一中的第一句话从税收、政府的收入、抑制土地兼并等方面来说明。第(2)I'uJ,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屮的第二句话进行概括即可;第二小问,要结合北宋屮期面临的社会危机以及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来进行简析。学#科网模拟精做1.(2018届山西六校高三第四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043年,范仲淹岀任参知政事后上奏皇帝说:“纲纪法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敕之。然则欲正其末,必端其本,微清其流,必澄其源。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

5、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敕?在乎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范仲淹所谓“经济”即指本于儒家的经世济民)。进士先策论而后诗赋:诸科墨义之外,更通经旨。使人不专薛藻,必明理道,则天下讲学必兴,浮薄知劝,最为至要。”——整理自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1)结合材料一,概括指出范仲淹改革前的社会问题。(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范仲淹改革的根本措施。【答案】(1)问题:政府吏治腐败;机构臃肿,官员冗滥;人民生活闲难;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2)根本措施:正本清源,改革用人体制,纠正原科举考试过于重视辞赋的弊端,注重科举考试策论,选拔能使社会繁荣、百姓安居,并有才识的

6、官吏。【解析】(1)依据材料1043年,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后上奏皇帝的内容及所学,从政府吏治腐败、机构臃肿,官员冗滥,人民生活困难以及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回答。(2)依据材料“燃则欲正其末,必端其本”“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在乎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的信息归纳回答。2.(2017—2018学年江西赣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市易法的主旨,是遇价贱增价买进,价贵则低价卖出。此价高低是与当时市价相比较而言,按市易法是''出入不失其平”,既不亏蚀本钱,也不谋求赢利。虽然市易务''售四方之货”,但并不觊觎交易利润,而是为了抑制兼并之家垄断物价、侵

7、谋细民。所谓“必也官无可买,官无可卖”,即是经过市易法调控,商货通流、物价平稳,达到市易务不用再买卖物货的理想境界。吕嘉问(王安石任用的市易务主管官员)把市易务办成'‘贱以买,贵以卖”的官营买卖机构,强迫客商把物货卖给市易务,这样,商户只能从市易务赊买物货,从而扩大赊贷额,提高市易本钱的发放率,市易务可获取更多的利息。——摘自魏天安《宋代市易法的经营模式》(1)根据材料,概括市易法的目的与手段。(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推行市易法的作用。【答案】(1)目的:稳定市场物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