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语文素质测试卷3

2016年春语文素质测试卷3

ID:32610869

大小:86.7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3

2016年春语文素质测试卷3_第1页
2016年春语文素质测试卷3_第2页
2016年春语文素质测试卷3_第3页
2016年春语文素质测试卷3_第4页
2016年春语文素质测试卷3_第5页
2016年春语文素质测试卷3_第6页
2016年春语文素质测试卷3_第7页
资源描述:

《2016年春语文素质测试卷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素质测试题31、请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格式,续写第三、第四节。(4分)我是雪我被A阳翻译成水我是水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2.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55字。(5分=3分+2分)3、仿照示例,请从“南辕北辙”“东施效颦”“精卫填海”中任选两个进行新解。要求:解说合理,且有新意;语言准确,观点鲜明;句式与字数不作要求。(6分)示例:守株待兔一一万事无绝对,一切皆有可能。历史都有惊人的相似,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重蹈覆辙者屡见不鲜,更何况是兔子呢?南辕北辙东施效颦精卫填海4.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答。(7分=2分+2分+3分)旅

2、途是一幅展开的山水长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FI圆,松间明月,石上清泉……一路走来,尽收眼底;细细品味,意趣盎然。那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置身于旭日清风的抚慰,流连于茂林修竹的环抱,静听鸟语,轻嗅花香,有何胸中块垒不可化解?有何尘世污秽不可荡涤?(1)“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化用了唐朝诗人《使至塞上》的诗句。(2分)(2)“茂林修竹”出自晋人王羲之的《》(2分)(3)仿照“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一句,在下面横线处将上文补写完整。(3分)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3分)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

3、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屮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方修芦碍月生。题西溪无相院张先(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8分=2分+6分)(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27分)指喻方孝孺浦阳郑君仲辨,其容阖然①,其色渥然②,其气充然,未尝有疾也。他日,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如粟,君疑Z,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Z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之大盈握,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若制③刺状,肢体心膂④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

4、,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英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生。然始发之吋,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摻。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僭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也。”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摻,三月而神色始复。■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功,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盖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其势虽危,而未足深畏。

5、惟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Z初,■众人笑而忽之者,此则君子之所深畏也。昔之天下,有如君之盛壮无疾者乎?爱天下者,有如君之爱身者乎?而可以为天下患者,岂特疮瘠⑤之于指乎?君未尝敢忽Z,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况乎视Z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⑥剥削以速其疾者亦甚矣;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此真可谓智也与哉?余贱不敢谋国,而君虑周行果,非久于布衣者也。《传》不云乎:“三折肱而成良医。”君诚有位于时,则宜以拇病为戒。洪武辛酉九月二十六日述。注:①阖然:丰满的样子。②渥然:红润的样子。③剖(duo):砍,割。④膂:脊梁骨。⑤瘠(wdi)

6、:疮,疹。⑥戕摩:伤害,残害。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已非三月不能瘗瘗:痊愈。B.甚将延乎肝膈延:发展,蔓延。••C.而傅以善药傅:同“敷”,涂抹。D.而寓于不可见之初寓:居住。••7.下边五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作者认为最值得“谋国”者警惕的是()(5分)①众人之所可知者,众人之所能治也②萌于不必忧之地,而寓于不可见之初,众人笑而忽之者③特以不早谋于医,而几至于甚病④视之以至疏之势,重之以疲敝之余,吏之戕摩剥削以速其疾者⑤幸其未发,以为无虞而不知畏A.②④⑤B.①②④C.①②③D.③④⑤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7、,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郑仲辨左手拇指上长了一个粟米大的疹子,由于体魄健壮,他并不在意,没想到几天后竟大而盈握,不得不去医治。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B.本文以事喻理,从友人手指生疹一事生发开去,形象地阐明“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的政治见解,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观点。C.作者认为,郑仲辨思虑周密,行事果决,不是久为平民的人;希望他以后如果身居官位的话,能以手指生疹一事为教训,作为“谋国”的借鉴。D.郑仲辨手指上的小毛病发展成为大问题,与周围的人“大笑”,“以为不足患”的态度不无关系。作者这样写,含有庸人误事、误国的意思。9.翻

8、译:([)君疑Z,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4分)(2)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