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02单元(b卷)(必修1)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02单元(b卷)(必修1)word版含解析

ID:32620007

大小:81.96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13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02单元(b卷)(必修1)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02单元(b卷)(必修1)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02单元(b卷)(必修1)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02单元(b卷)(必修1)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02单元(b卷)(必修1)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第02单元(b卷)(必修1)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一第二单元双基双测AB卷能力提升卷(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姓名分数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永远的烛之武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纟追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反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烛

2、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冋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烛之武退秦师》告诉了我们答案。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栃,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

3、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栃,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景仰他们的主要缘由。“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Z。”这样一个让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來解国家之围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纟追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

4、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I韦I郑,烛Z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板Z间”,湮灭在历史的风雨Z中了。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齐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像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来勉励自己吧!1•下列属于烛之武年老仍不被重用的真正原因的一项是()(3分)A.他爱

5、发牢骚,当郑伯听从佚Z狐的举荐请烛Z武出面解I韦I时,他还说“臣Z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己。”B.他有超世之才,但安于平静的生活,不想过问政治。C.他的官职太小,难以被郑伯发现。D.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嫉妒。【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他爱发牢验是因为他怀才不遇,郑伯请他时的牢骚与后文的出面说秦伯更能突出他的深明大义。E项文章四、五、六段多处显示他不是不想过问政治,而是没有机会。C项烛之武为官三朝,仍未被发现,不是官职太小的原因。D项从佚之狐的推荐和烛之武的牢验中可以看出,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等才是真正原因。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

6、为分析综合C。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用钱学森回国的例子,论证人才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B.运用钱学森回国、曹操的老骥伏栃的例子论证烛Z武是一个心存高远的爱国者。C.刘备三顾茅庐的例子论证烛之武身处逆境而不自甘寂寞,而是时刻准备寻找“一鸣惊人”的机会。0.运用钱学森冋国的例子主要是表达作者对钱学森爱国精神的敬仰之情。【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题中,烛Z武的牢骚是有条件、有资本的,如果无才一味牢骚满腹,只能让人生厌。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烛之武的例子给我们很

7、多的启发,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3分)A.适时的牢骚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会为自己争収到机会。B.能言善辩也是一-种能力,平吋应注意自己的口才训练,有吋口才可以解救危难。C.身处逆境要不言放弃,要时刻准备,蓄势待发。A.有才有徳的人才是令人们敬仰的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一般是观点加分析。要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并联系实际,做到言之成理,有理有据。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