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劝学》知识讲解新人教版必修3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劝学》知识讲解新人教版必修3

ID:32625496

大小:68.4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13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劝学》知识讲解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劝学》知识讲解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劝学》知识讲解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劝学》知识讲解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劝学》知识讲解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_2019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劝学》知识讲解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劝学学习目标1.了解荀子及其思想;2.积累文言词汇,背诵课文;3.了解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知识积累文学常识作家作品苟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苟卿。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屮心稷下(今山东临淄)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苟子认为,自然界的存

2、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Z”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他认为人类天生有欲求,有欲求必有争夺,任其天性发展,必做恶事,因此他提出“性恶论

3、”,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质,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认为人和物都可以改变,能改造好,能“知明而行无过”。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于用喻。这些在《劝学》中有所体现。《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是荀子教学思想的专论,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教育和学习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写作背景荀子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逐步培养的。只有懂得了礼义,人性才能改变。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

4、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学习“积善成德”,成为君子。字词汇总通假字1)虽有槁暴也■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君子生非异■4)木直中绳,以为轮古今异义1)金就砺则利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通“又”。通“智”,智慧。通“性”,资质、禀赋。通“燦”,使弯曲。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古义:广博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渊博。3)用心一也4)5)6)木直屮绳,以为轮••而绝江河••非蛇鳞Z穴无可寄托者••古义:古义:古义:古义:因为用心;今义:用功或对事物肯动脑筋。把……制成;今义:认为。

5、特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托身、安身;今义:把理想、希望、情感等放在某人,或体现在某事物Z屮。7)蚓无爪牙之利••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口参省乎己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4)木直中绳,以为轮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6)用心一也■一词多义于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冰,水为Z,而寒于水■3)善假于物也■之1)青,取之于蓝2)蚓无爪牙之利3)非蛇鳞之穴无可寄托者4)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而1)表转折:而寒于水、而致千里、2)表修饰:顺风而呼、登高而招、名词作状语名词作状

6、语名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数词用作形容词从。比。对,向。代词,指青。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而绝江河、而见者远。吾尝踐而望矣。3)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啜六跪而二螯。4)表递进:5)表因果:6)表承接:者假舟楫者,虽有槁暴,重点语句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判断句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5)无以至千里。课文精要理清结构君子博学而口参省乎己。而神明自得。锲而不舍。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代词,组成名词的“者

7、字结构”,作“的人”讲。不复挺者,使之然也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状语后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无以……”固定格式,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第二段学习的意义:提高白己,改变白己;第三段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第四段学习方法和态度:用心。把握重点文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它有“劝告”“劝勉”“鼓励”的意臥“劝学”即“劝勉学习”。“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己经

8、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停止,而且要无条件的伴随着生命的历程,永远的进行下去。这是苟子思想中的闪光点,这个判断是基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