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畜牧业发展理论和政策探析

草原畜牧业发展理论和政策探析

ID:32641304

大小:74.2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2-14

草原畜牧业发展理论和政策探析_第1页
草原畜牧业发展理论和政策探析_第2页
草原畜牧业发展理论和政策探析_第3页
草原畜牧业发展理论和政策探析_第4页
草原畜牧业发展理论和政策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草原畜牧业发展理论和政策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草原畜牧业发展理论和政策探析摘要:探讨了我国草原管理的主要理论和政策现状,将我国草原管理的主要观点分为4类:系统发展论、本土发展论、替代发展论和游牧发展论。系统发展论是以任继周为代表的4个生产层理论和系统耦合理论;本土发展论是以达林太为代表的草原制度性退化和农耕对牧区的入侵理论;替代发展论是以张新时的人工草地理论、许鹏的生态置换理论和蒋高明“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理论为代表。游牧发展论是以刘书润为代表的传统游牧发展理论。分析了当前的草原畜牧业管理现状与基于草原畜牧业理论的发展关系与源流,以及当前草原畜牧

2、业管理面对的问题。认为目前的牧区政策是以城市发展和工业化发展为导向,农区政策和农区生产方式入侵牧区的集合体,而非牧区发展本身导向的政策,如果要想使草原回归本源的发展方向,必须充分适应草原的发展规律和生产方式,作出引导性政策,实现草原共管。提出了未来草原畜牧业发展的10条建议。关键词:草原管理;草原畜牧业;草原恢复;对策中图分类号:S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500(2012)06006707草原畜牧业是以草原为基础,主要采取放牧的生产方式,利用草原牧草资源饲养家畜来获取产品,以草原畜牧业

3、经济活动为主的经济类型[1],是北方草原区的主要生产方式。多年来草原区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建设总体上没有摆脱'‘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因此,全国90%以上的可利用天然草原有不同程度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石漠化,北方草原家畜平均超载36%以上,草原生产能力不断下降,产草量下降[2,3],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没有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状况的恶化趋势,因此,反思草原畜牧业的理论体系和政策措施状况尤为迫切。1当前草原畜牧业发展的理论笔者初步将国内的草原管理的理论分为4类,即系统发展论、本土发展论、替代发展论和

4、游牧发展论。1.1系统发展论系统发展论是指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充分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合理匹配草原生态系统各要素与系统外各要素,充分发挥各要素效益的理论。系统发展论以任继周的草原农业系统发展理论为代表[4],任继周[5]提出的草原4个生产层理论和系统耦合理论,充分利用界面理论,实现了资源的优化和各个层次的发展。在任继周《河西走廊盐渍地的生物改良与优化生产模式》[6]和《河西走廊山地一绿洲一荒漠复合系统及其耦合》[7]著作中,系统发展论都有具体体现。1.2本土发展论本土发展论是基于本土,

5、本地的生产、生活和风俗传统,以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发展理论。本土发展论着重强调本土经验,对于当地发展不相适宜的策略持反对和抵制态度。本土发展论充分遵循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规律,谨慎的对草原农业生态系统施加影响。持本土发展论的是以达林太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达林太[8]认为制度安排不合理是造成内蒙古土地荒漠化的制度因素,农耕文化入侵是造成土地退化的文化根源。建立在以平衡生态系统为特征的美国草原基础之上的理论,不适合属于典型的非平衡草原生态系统的内蒙古草原。游牧变定居,牲畜行走距离增大,造成定居点周围牧道增

6、多、重叠利用,同时定居点周边践踏严重,导致荒漠化向周边辐射。不合理的牧草引种导致物种入侵,排挤土著物种,破坏自然系统;引入改良的牲畜,由于采食和营养的不同,改变了当地草本的建群,使荒漠地带的灌木失去了草食性动物的抑制,灌木疯长导致土地退化。内蒙古的超载过牧,其实大部分属于非牧民(移民),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某些个人,实际上真正牧民的牲畜一直未达到适宜载畜量的上限。王晓毅[9]认为草原承包到户是游牧停止、环境恶化的关键因素,人口和牲畜增加不是直接因素。一些地区的牧民搬迁了,但他们仍依靠牧区的资源,甚至

7、消耗得更多。有些地方将最希望保护草原的牧民迁了出去,而腾出的空间转给了资本和外来的流动人口,并没有减轻对草原的使用,结果草原进一步缩小,受到更大破坏,严格执行休牧禁牧的政策不可能。依靠秸秆和购买的饲料将牲畜圈养,只能更多地榨取自然资源和资金(费草、费水、费药、费工、费油),牧民肯定赔钱。况且草原上的食草牲畜又不可能完全圈养,特别是春季,这个季节是牲畜最希望早点吃到青草的时候,所以夜牧、偷牧就成为必然。牧民偷牧使政府开始与牧民玩"猫与老鼠”的游戏,罚款成了基层管理部门不成文的常规收入。因此,休牧禁牧只是

8、增加了放牧的成本,并没有减少放牧时间。草原土地承包后,牧民大面积开垦荒地,牧业向农业转型。刚开始,畜牧业的发展受益于开荒种地获得的资金和秸秆。但获取利益的代价是大面积草原被破坏,山坡地水土流失等。1.3替代发展论替代发展论是改变牧区的生产方式或者让牧区休养生息,将牧区的生产转移到其他区域,实现牧区生产功能被替代,实现草原恢复的理论观点。替代发展论本质上是系统的大耦合,通过消耗系统之外的资源发展畜牧业,缓解草原区的饲草料短缺。替代发展论以张新时、许鹏为代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